积存超600亿吨 工业固废如何走出“埋埋埋”
更新时间:2020-06-30 10: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王璐 于瑶 任会斌 梁晓飞
阅读:1892
若大渣场里堆满了灰渣,上覆一层绿色的塑料防尘网,不时有卡车前来倾倒灰渣,这里预计两年后就要填满。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内蒙古乌审旗境内的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看到的景象。这个全国最大的已建设煤炭化工一体化项目,灰渣只有10%可以利用,剩下的只能就地填埋。
这并非个例。与我国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迅猛发展相随而生的,是一年超过33亿吨的工业固废产生量,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这一数字还在加速攀升。相形之下,综合利用颇显不足,大量的填埋堆存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不畅、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规模效应不显、相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循环经济“不经济”的问题仍是制约固废综合利用的“肠梗阻”,亟待化解。
一年超33亿吨 工业固废隐患重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0.92亿吨,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亿吨。日前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则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8.68亿吨,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到全国的42.4%。
宁夏煤炭储量全国第六,其中宁东基地占85%,与榆林、鄂尔多斯形成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自2003年建设以来,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随“煤”而兴的还有产量大、增速快的工业固废。
“2017年前压力还没那么大,这几年形势愈加严峻,仅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产生气化渣量就达700万吨。”宁东基地管委会一干部说,这部分固废难以利用,目前大量堆放在渣场,由于含水量高,拉到渣场就像泥石流一样,风一吹又容易形成扬尘。
国能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为全球单套规模最大,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项目,自2017年底在宁东基地投产以来平稳运行。在宁东基地,类似的“世界级”项目还有不少,煤化工大发展的同时,固废处理、环保压力陡增。
据统计,2019年宁东基地固废产生总量为1946万吨,比2018年新增221万吨,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锅炉炉渣、气化渣、脱硫石膏、污泥等。宁夏固废的增量主要在宁东,难点也在宁东。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8年,全区纳入环境统计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单位由150家增加到465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由3344万吨增加到5791万吨。
据了解,未来宁东的固废年产生量可能会达到2500万吨。今年宁东基地计划实施项目136个,两家企业共计120万吨的煤制烯烃项目已获国家批复,未来一段时期,这些项目达产后将带来更多固废。
山西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朔州市是一座以煤电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煤电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煤电产业迅速壮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量工业固废。
朔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19年当地工业固废产生量4100多万吨。随着在建煤矿、煤炭洗选企业、电厂陆续投产,每年工业固废产生量还将增加数百万吨,加之历年堆存,给当地资源与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5.5亿吨,同比增长18.32%。前十位城市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为4.6亿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9.7%。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产生量居首,达到7516.6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高、堆存量大,每年产生量超过33亿吨,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曲睿晶也表示,当前我国实际的工业固废产生量要高于统计数字,占到固废产生量总量的八成以上,主要包括尾矿、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脱硫石膏、磷石膏、赤泥和污泥等。这样庞大的一个产生量,再加上超过600亿吨的历史累计堆存量,占地超过200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
综合利用“有点杯水车薪”
面对如此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工业固废产生量,综合利用成为解决途径之一,即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用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政策,并且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尝试。
《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4.6%,比2016年下降了将近4.9%。根据《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41.7%,处置和贮存分别占比18.9%和39.3%。
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上,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进行了不少探索。据了解,该公司于2017年全面投产,每年可转化煤炭800多万吨,产生煤灰渣260多万吨,建设时设计90%的灰渣作为建筑原材料等进行综合利用。以前曾引进一家砖厂,希望砖厂利用灰渣生产建筑用砖,公司则为砖厂提供一定的处理费。不料砖厂刚开两个月就停产了。
该公司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煤化工企业规模大,一般就近建在煤矿坑口,所在位置远离大城市,利用灰渣生产出的砖没人买。现在有家水泥厂拉少量灰渣作添加剂,总体看利用率只有10%左右,与75%的综合利用要求有较大差距,眼下实在是没好办法,大量灰渣只能就地填埋。
据介绍,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一期渣场容量为350万立方米,刚生产三年就填满了。去年6月建成的二期渣场容量为306万立方米,以目前的灰渣年产生量看,只能用两年左右。
此外,公司每年因处理污水等要产生一万吨左右混合盐类,没有买家处理不掉,目前只能存进危废填埋池里,下一步准备上马新的环保装置进行处理;同时,每年还产生硫酸钠3.6万吨、氯化钠4.8万吨,今年一季度出售时还要倒赔包装钱和运费。4月以来形势稍好,网上拍卖硫酸钠每吨5至10元,可一条袋子成本就60元,依然是赔钱生意。
灰渣、盐类等固废综合利用率低,普遍困扰着内蒙古的煤化工企业。记者走访的另外两家大型煤化工企业,每年煤灰渣、盐类等产出量都在100万吨以上,由于制砖、水泥等企业利用量小,目前主要分类进行填埋存放。
宁夏工业固废处理压力也比较大。据了解,2019年宁东基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31.7%。“预计今年宁东基地固废产生量将占宁夏一半以上,比起新产生的量,综合利用显得有点杯水车薪,我们正尽力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宁东基地管委会战略局副局长赵瑞说。
从宁东基地管委会向西南行驶十公里左右,记者来到宁东基地2号综合渣场,该渣场正在进行总库容1580万立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主要贮存粉煤灰、锅炉灰渣及脱硫石膏等固废,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在粉煤灰库区,记者看到整个新建库区覆盖着白色土工布,并排列堆放着抗老化环保袋以压实防风。
“两布一膜”防渗系统、导排雨水收集系统、分类贮存处置固体废渣……由于严格依照环保要求,宁东基地建设渣场的成本并不低。不仅如此,随着宁东基地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核心区工业用地愈加紧张。近年来,随着渣场不断扩建,宁东基地四个渣场总占地面积已达2.4万多亩。
相关企业表示,渣场也不能无限扩大,目前要想减少渣场堆存量,就必须把大量消耗、利用固废的项目作为重点抓手,尽快推动规模化处置固废。
循环经济“不经济”难题何解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往往具有初期投资大、短期见效慢、风险大、投资回报率偏低等特点,容易受地域、认知度、运输半径等影响,循环经济“不经济”的问题仍是制约固废综合利用的“肠梗阻”。
在上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看来,目前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钢渣、赤泥等复杂难用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尚未突破,缺乏大规模、高值化综合利用产品。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固废产生量小,由于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高,综合利用率普遍较高;煤电、矿业等产业集中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工业固废产生量大,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市场需求不足,综合利用率偏低。三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综合利用产品成本高,利润空间小,标准体系不健全,且大众对固体废物认识不够,对综合利用产品缺乏信任等原因,制约了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应用。
目前,宁东基地每年固废综合利用量约为600多万吨。2017年前,宁东环保产业园共引进16家固废利用企业,由于固废利用主要以生产建材产品为主,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加之运输距离远、销售半径小等原因,60%以上的利废企业经营困难。
“我们一年消化8.5万吨固废,用于生产保温节能型的墙体材料,销售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再远就包不住运输成本了。”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祥国说,公司90%以上的产品就在宁夏消化,但本地市场需求量小,能消化的利废产品量有限。
自2012年投产至2016年,这家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市场销量有所提升,企业经营情况好转,但因销量小、售价低,盈利空间有限,企业基本上是保本微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东基地没有新增一家利废企业,既有的12家建成企业中,维持生产经营的仅有五家,对于固废的利用量有限。
消纳的难题并不止于宁夏一地。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内蒙古企业负责人说,煤灰煤渣利用率低,与制砖、水泥等行业经营效益关系密切,无利可图甚至赔钱,肯定没有利用的积极性。
“粉煤灰堆在这里是固废,要是放在山东、广东等地就是资源,一吨粉煤灰能卖到130至170元左右。”朔州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技术负责人孙国富说,由于固废产地与东部沿海市场距离较远,加之原有堆存量大、新增排量大、市场容量小、消纳能力低,这才卖不出去。
此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规模优势不强等,也是当前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短板。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杨学奎表示,目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比较传统,利用途径单一,除了水泥、新型墙材等用量较大外,高附加值、规模化、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少。而且工业固废利用企业普遍小而散,技术含量低,整合利用资源能力差,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相关标准、政策不完备则加剧了利用的困难。例如,煤化工行业采用分盐技术产生的盐类,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制订产品标准,导致企业无法申领产品合格证,出售企业和下游企业都面临无证的尴尬。
受访专家和企业人士表示,工业固废处理形势严峻,综合利用是解决的根本措施,这直接影响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企业多方面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加大相关配套政策扶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这并非个例。与我国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迅猛发展相随而生的,是一年超过33亿吨的工业固废产生量,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这一数字还在加速攀升。相形之下,综合利用颇显不足,大量的填埋堆存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不畅、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规模效应不显、相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循环经济“不经济”的问题仍是制约固废综合利用的“肠梗阻”,亟待化解。
一年超33亿吨 工业固废隐患重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0.92亿吨,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亿吨。日前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则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8.68亿吨,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到全国的42.4%。
宁夏煤炭储量全国第六,其中宁东基地占85%,与榆林、鄂尔多斯形成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自2003年建设以来,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随“煤”而兴的还有产量大、增速快的工业固废。
“2017年前压力还没那么大,这几年形势愈加严峻,仅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产生气化渣量就达700万吨。”宁东基地管委会一干部说,这部分固废难以利用,目前大量堆放在渣场,由于含水量高,拉到渣场就像泥石流一样,风一吹又容易形成扬尘。
国能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为全球单套规模最大,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项目,自2017年底在宁东基地投产以来平稳运行。在宁东基地,类似的“世界级”项目还有不少,煤化工大发展的同时,固废处理、环保压力陡增。
据统计,2019年宁东基地固废产生总量为1946万吨,比2018年新增221万吨,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锅炉炉渣、气化渣、脱硫石膏、污泥等。宁夏固废的增量主要在宁东,难点也在宁东。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8年,全区纳入环境统计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单位由150家增加到465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由3344万吨增加到5791万吨。
据了解,未来宁东的固废年产生量可能会达到2500万吨。今年宁东基地计划实施项目136个,两家企业共计120万吨的煤制烯烃项目已获国家批复,未来一段时期,这些项目达产后将带来更多固废。
山西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朔州市是一座以煤电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煤电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煤电产业迅速壮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量工业固废。
朔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19年当地工业固废产生量4100多万吨。随着在建煤矿、煤炭洗选企业、电厂陆续投产,每年工业固废产生量还将增加数百万吨,加之历年堆存,给当地资源与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5.5亿吨,同比增长18.32%。前十位城市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为4.6亿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9.7%。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产生量居首,达到7516.6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高、堆存量大,每年产生量超过33亿吨,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曲睿晶也表示,当前我国实际的工业固废产生量要高于统计数字,占到固废产生量总量的八成以上,主要包括尾矿、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脱硫石膏、磷石膏、赤泥和污泥等。这样庞大的一个产生量,再加上超过600亿吨的历史累计堆存量,占地超过200万公顷,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土地,而且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
综合利用“有点杯水车薪”
面对如此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工业固废产生量,综合利用成为解决途径之一,即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用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政策,并且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尝试。
《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4.6%,比2016年下降了将近4.9%。根据《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41.7%,处置和贮存分别占比18.9%和39.3%。
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上,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进行了不少探索。据了解,该公司于2017年全面投产,每年可转化煤炭800多万吨,产生煤灰渣260多万吨,建设时设计90%的灰渣作为建筑原材料等进行综合利用。以前曾引进一家砖厂,希望砖厂利用灰渣生产建筑用砖,公司则为砖厂提供一定的处理费。不料砖厂刚开两个月就停产了。
该公司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煤化工企业规模大,一般就近建在煤矿坑口,所在位置远离大城市,利用灰渣生产出的砖没人买。现在有家水泥厂拉少量灰渣作添加剂,总体看利用率只有10%左右,与75%的综合利用要求有较大差距,眼下实在是没好办法,大量灰渣只能就地填埋。
据介绍,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一期渣场容量为350万立方米,刚生产三年就填满了。去年6月建成的二期渣场容量为306万立方米,以目前的灰渣年产生量看,只能用两年左右。
此外,公司每年因处理污水等要产生一万吨左右混合盐类,没有买家处理不掉,目前只能存进危废填埋池里,下一步准备上马新的环保装置进行处理;同时,每年还产生硫酸钠3.6万吨、氯化钠4.8万吨,今年一季度出售时还要倒赔包装钱和运费。4月以来形势稍好,网上拍卖硫酸钠每吨5至10元,可一条袋子成本就60元,依然是赔钱生意。
灰渣、盐类等固废综合利用率低,普遍困扰着内蒙古的煤化工企业。记者走访的另外两家大型煤化工企业,每年煤灰渣、盐类等产出量都在100万吨以上,由于制砖、水泥等企业利用量小,目前主要分类进行填埋存放。
宁夏工业固废处理压力也比较大。据了解,2019年宁东基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31.7%。“预计今年宁东基地固废产生量将占宁夏一半以上,比起新产生的量,综合利用显得有点杯水车薪,我们正尽力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宁东基地管委会战略局副局长赵瑞说。
从宁东基地管委会向西南行驶十公里左右,记者来到宁东基地2号综合渣场,该渣场正在进行总库容1580万立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主要贮存粉煤灰、锅炉灰渣及脱硫石膏等固废,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在粉煤灰库区,记者看到整个新建库区覆盖着白色土工布,并排列堆放着抗老化环保袋以压实防风。
“两布一膜”防渗系统、导排雨水收集系统、分类贮存处置固体废渣……由于严格依照环保要求,宁东基地建设渣场的成本并不低。不仅如此,随着宁东基地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核心区工业用地愈加紧张。近年来,随着渣场不断扩建,宁东基地四个渣场总占地面积已达2.4万多亩。
相关企业表示,渣场也不能无限扩大,目前要想减少渣场堆存量,就必须把大量消耗、利用固废的项目作为重点抓手,尽快推动规模化处置固废。
循环经济“不经济”难题何解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往往具有初期投资大、短期见效慢、风险大、投资回报率偏低等特点,容易受地域、认知度、运输半径等影响,循环经济“不经济”的问题仍是制约固废综合利用的“肠梗阻”。
在上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看来,目前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钢渣、赤泥等复杂难用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尚未突破,缺乏大规模、高值化综合利用产品。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固废产生量小,由于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高,综合利用率普遍较高;煤电、矿业等产业集中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工业固废产生量大,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市场需求不足,综合利用率偏低。三是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综合利用产品成本高,利润空间小,标准体系不健全,且大众对固体废物认识不够,对综合利用产品缺乏信任等原因,制约了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应用。
目前,宁东基地每年固废综合利用量约为600多万吨。2017年前,宁东环保产业园共引进16家固废利用企业,由于固废利用主要以生产建材产品为主,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加之运输距离远、销售半径小等原因,60%以上的利废企业经营困难。
“我们一年消化8.5万吨固废,用于生产保温节能型的墙体材料,销售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再远就包不住运输成本了。”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祥国说,公司90%以上的产品就在宁夏消化,但本地市场需求量小,能消化的利废产品量有限。
自2012年投产至2016年,这家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市场销量有所提升,企业经营情况好转,但因销量小、售价低,盈利空间有限,企业基本上是保本微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东基地没有新增一家利废企业,既有的12家建成企业中,维持生产经营的仅有五家,对于固废的利用量有限。
消纳的难题并不止于宁夏一地。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内蒙古企业负责人说,煤灰煤渣利用率低,与制砖、水泥等行业经营效益关系密切,无利可图甚至赔钱,肯定没有利用的积极性。
“粉煤灰堆在这里是固废,要是放在山东、广东等地就是资源,一吨粉煤灰能卖到130至170元左右。”朔州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技术负责人孙国富说,由于固废产地与东部沿海市场距离较远,加之原有堆存量大、新增排量大、市场容量小、消纳能力低,这才卖不出去。
此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规模优势不强等,也是当前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短板。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杨学奎表示,目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比较传统,利用途径单一,除了水泥、新型墙材等用量较大外,高附加值、规模化、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少。而且工业固废利用企业普遍小而散,技术含量低,整合利用资源能力差,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相关标准、政策不完备则加剧了利用的困难。例如,煤化工行业采用分盐技术产生的盐类,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制订产品标准,导致企业无法申领产品合格证,出售企业和下游企业都面临无证的尴尬。
受访专家和企业人士表示,工业固废处理形势严峻,综合利用是解决的根本措施,这直接影响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企业多方面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加大相关配套政策扶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