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固废处置 > 产品应用 > 正文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状况评述

更新时间:2009-03-23 18:20 来源:上海绿化与市容 作者: 阅读:4720 网友评论0

一、填埋技术概况

填埋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传统和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优先采用处置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技术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简易填埋、受控填埋、卫生填埋和生物反应器填埋。总的来说,国内垃圾填埋技术要晚于国外,大致发展过程如下图。


图1 国内外垃圾填埋技术发展历史

1、简易填埋场

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国在1972年以前,城市垃圾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措施,或仅有部分环保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仍属于这个等级。这类生活垃圾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

这类填埋场在我国填埋场所占比重也较大。其特征是:有部分环保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然有比较齐全的环保措施,但不能全部达标。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沥液处理、每日覆盖等不符合卫生填埋场的技术规范。这类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卫生填埋技术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对传统填埋法进行改良,提出一套系统化、机械化的科学填埋法,称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沥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缩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后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该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成熟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占80%以上。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处理厂是典型代表。卫生填埋的一般工艺如下图。

 
图2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图

判断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依据主要为以下六条:①是否落实了卫生填埋工艺,如推平、压实、覆盖等;②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防渗要求;③污水是否处理达标排放;④填埋气体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⑤蚊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⑥是否考虑终场回用。

卫生填埋场可以分为:

1、 按填埋区所利用的自然地形条件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平原型填埋场、滩涂型填埋场、山谷型填埋场。

2、根据填埋场中垃圾讲解的机理,填埋场可分为好氧填埋场、准好氧填埋场和厌氧填埋场。

卫生填埋场的特点:

(1) 如有适当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一般以此法处理最为经济;

(2)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其一次性投资较低;

(3) 卫生填埋是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法;

(4) 可以接受各种类型的生活垃圾而不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收集;

(5) 有充分的适应性,能处理因人口和卫生设施增多而加大产量的生活垃圾;

(6) 边缘土地可重新用作停车处、游乐场、高尔夫球场、航空站等。

但是卫生填埋也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渗沥液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处理难度大;

(2)渗沥液污染强度高,二次污染严重;

(3)封场后维护监管期长、风险大、费用高、不利于场地及时复用;

(4)产气期滞后且历时较长,产气量小,资源化率低。

二、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现状

我国生活垃圾总体水平仍处初级阶段。大多数城市均建有垃圾处理设施,但处理方式总体以末端处理为主。目前,我国垃圾填埋处理率超过80%,焚烧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堆肥技术处于相对低迷时期。处理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令人担忧,在这种状况下,一批较高标准的处理设施正在陆续建成。

1、填埋主导地位难以动摇

全国目前共建有372座垃圾填埋场,另有垃圾简易堆场300座左右。填埋能力19万吨/日,全年填埋总量为7103万吨。约83%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同比下降2个百分比。填埋技术在我国稳居主导地位,处于数量相对稳定的内涵发展阶段。

2、填埋处理统计重质轻量

地区 数量(座) 处理能力(吨/日) 处理量(万吨) 比例(%)
全国 372 194603 7103 100
东部 166 104192 3803 53
中部 79 31096 1135 16
西部 88 38712 1413 20
东北 39 20603 752 11
 
图3 设施数量从增长到回归

3、填埋场等级评估正式启动

2006年1月,建设部组织对全国372座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等级评定:

评定为Ⅰ级的有58座,处理总能力约为5.47万吨/日,占填埋处理总量的28%;

评定为Ⅱ级的有132座,处理总能力约为7.28万吨/日,占填埋处理总量的37%;

评定为Ⅲ级的有48座,处理总能力约为2.83万吨/日,占填埋处理总量的15%;

评定为Ⅳ级的有134座,处理总能力约为3.88万吨/日,占填埋处理总量的20%。

4、填埋气体利用缓慢推进

我国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填埋气体利用项目共有21个,其中填埋气体发电厂有17座,发电装机容量约为40MW。有17个填埋气体利用CDM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

5、环境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图4 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近年基本稳定
 


图5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

 


图6 十一五投资总量将超千亿

6.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

建设资金来源: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基本是由政府投入;垃圾焚烧厂大多采取BOT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建。

运行资金来源:垃圾处理运行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和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收入比重:大多数城市在20%以下,少数城市达到40%左右。

7. 环卫投资比重维持较低水平

时期 市政公用(亿元) 市容环卫(亿元) 增长率(%) 比重(%)
六五(81-85年) 180.6 5.4 / 2.99
七五(86-90年) 511.8 13.2 144 2.58
八五(91-95年) 2449.5 45.2 242 1.85
九五(96-00年) 7050.4 191.5 324 2.72
十五(01-05年) 20301.9 467 144 2.3
2006年 5765.1 175.8 / 3.05

三、标准与法规日趋完善

1、技术标准构建体系

截止2007年底,建设部共发布城镇环境卫生标准73项,其中工程建设标准21项,产品标准52项。计划到2010年,将完成约130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其中工程建设标准约50项,产品标准约80项,初步形成我国城镇环境卫生标准体系构架。

目前发布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相关标准以及正在制、修订的标准

现有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1.          《城市生活卫生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101号
2.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 18772-2002
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93-2003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5.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07-2005
6.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J/T234-2006
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113-2007
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112-2007
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10.      《垃圾填埋场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76-2008
正在编制、修订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主编单位
1 《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 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设计院
3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 城市建设研究院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建设研究院
5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替代CJJ93-2003)》 华中科技大学
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6 《垃圾填埋场用压实机技术要求》 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设计院
7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 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8 《垃圾填埋场固体垃圾降解治理采样与监测标准》 北京煜立晟科技有限公司

2、法规建设步伐加快

2007年共发布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18部,其中法律1部、部门规章5部、规范性文件12部,截止到2007年底,共发布相关法规65部,其中法律4部、行政法规3部、部门规章19部、规范性文件39部。

体系构架的完善和相关法规法律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国市容环卫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定量化和系统化。

四、垃圾填埋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及人们能源与环境意识的加强,世界垃圾填埋技术已从传统的以贮留垃圾为主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一个垃圾填埋场应同时具有贮留垃圾、隔断污染、生物降解和资源利用及恢复等多个功能。我国也应紧跟世界垃圾填埋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大力研发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鉴于我国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的现有水平和基本国情,考虑到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当前应在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和运用力度。研究的重点应放在:(1)日覆盖层和中间覆盖层材料的选择,确保适当的透气性和水力渗透系数;(2)不同回灌形式(表面喷洒、水平管/沟回灌、竖井回灌以及混合回灌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每种回灌形式的定量计算;(3)渗滤液回灌量、时间、频率的确定;(4)由于渗滤液回灌可能导致场内产酸细菌的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造成环境酸的大量积累,从而抑止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还需解决如何有效调节场内pH值的问题;(5)由于垃圾填埋技术涉及到水力学、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研发过程中应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最佳计方案和运行方式,使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单位垃圾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最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状况评述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