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
来源:东莞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3122 更新时间:2019-03-19 10:56“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
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民的幸福感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很丰富的内容,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论断。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述,“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奋斗目标当中,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并列,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中国建设被提上了新高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无论是美好生活还是美丽中国,都包括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考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国家的建设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了各界共同奋斗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并拿出专门篇幅阐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德中表示,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美丽”,把“美丽”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五个关键词,这样的提升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关系密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如果基本的生存环境都遭到破坏,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都成为奢望,美好生活就成为空中楼阁。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还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同时提出两个“必须认识到”,即“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常纪文表示,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矛盾的一个综合判断,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他看来,这一重大论断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二是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根本上还是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三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解决。“只有定好位,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纳入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全国上上下下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才能得到全面的部署和推进。”常纪文说。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孙要良认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生态环境就属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民的幸福感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很丰富的内容,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论断。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述,“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奋斗目标当中,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并列,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中国建设被提上了新高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无论是美好生活还是美丽中国,都包括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考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国家的建设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了各界共同奋斗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并拿出专门篇幅阐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德中表示,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美丽”,把“美丽”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五个关键词,这样的提升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关系密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如果基本的生存环境都遭到破坏,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都成为奢望,美好生活就成为空中楼阁。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报告还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同时提出两个“必须认识到”,即“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常纪文表示,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矛盾的一个综合判断,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他看来,这一重大论断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二是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根本上还是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三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解决。“只有定好位,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纳入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全国上上下下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才能得到全面的部署和推进。”常纪文说。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孙要良认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生态环境就属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