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米德SCU-UVC紫外线消毒器
一、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原理:
紫外线按其生物学作用的差异,紫外线可UV-A(320-400nm)UV-B(275-320nm)、UV-C(200-275nm)和真空紫外线部分,水处理中实际上是使用紫外线的UV-C部分,在该波段中260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紫外线。
福米德紫外线消毒器集光学、微生物学、机械、化学、电子、流体力学等综合科学为一体。采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UV-C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UV-C光照射流水。当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UV-C光(波长253.7nm)照射后,其细胞DNA及结构被破坏,细胞再生无法进行,从而达到水的消毒和净化。而波长185nm的谱线还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分子,产生氢基自由基并将水中有机物分子氧化为二氧化碳,达到去除TOC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器对水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图
表1 紫外技术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紫外辐射强度30mW/cm2)
种类
|
名称 |
100 %杀灭所需时间(秒) |
种类 |
名称 |
100 %杀灭所需时间(秒) |
细菌类 |
炭疽杆菌 |
0.30 |
细菌类
|
结核(分支) 杆菌 |
0.41 |
白喉杆菌 |
0.25 |
霍乱弧菌 |
0.64 |
||
破伤风杆菌 |
0.33 |
假单胞杆菌属 |
0.37 |
||
肉毒梭菌 |
0.80 |
沙门氏菌属 |
0.51 |
||
痢疾杆菌 |
0.15 |
肠道发烧菌属 |
0.41 |
||
大肠杆菌 |
0.36 |
鼠伤寒杆菌 |
0.53 |
||
病毒类
|
腺病毒 |
0.10 |
病毒类
|
流感病毒 |
0.23 |
噬菌胞病毒 |
0.20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0.80 |
||
柯萨奇病毒 |
0.08 |
轮状病毒 |
0.52 |
||
爱柯病毒 |
0.73 |
烟草花叶病毒 |
16 |
||
爱柯病毒I型 |
0.75 |
乙肝病毒 |
0.73 |
||
霉菌
孢子 |
黑曲霉 |
6.67 |
霉菌
孢子
|
软孢子 |
0.33 |
曲霉属 |
0.73-8.80 |
青霉菌属 |
2.93-0.87 |
||
大粪真菌 |
8.0 |
产毒青霉 |
2.0-3.33 |
||
毛霉菌属 |
0.23-4.67 |
青霉其它菌类 |
0.87 |
||
水藻类
|
蓝绿藻 |
10-40 |
水藻类
|
草履虫属 |
7.30 |
小球藻属 |
0.93 |
绿藻 |
1.22 |
||
线虫卵 |
3.40 |
原生动物属类 |
4-6.70 |
||
鱼类病
|
Fung1 病 |
1.60 |
鱼类病
|
感染性胰坏死病 |
4.0 |
白斑病 |
2.67 |
病毒性出血病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