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因子核心技术:光氧触媒
来源:纳诺科技 阅读:2514 更新时间:2009-05-27 14:201.1阳光因子光氧触媒的工作机理:
在光照条件下,该涂层的纳米二氧化钛能产生电子(e–)跃迁,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产生O2–(负氧离子)。电子跃迁后留下的空穴(h+)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反应活性很高的·OOH或·OH(氢氧自由基)。由于生成的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能力,可破坏有机物中C–C键、C–N键、C–O键、 H–O键、N–H键,因而具有高效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将它们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和无害物。
具体的反应机理如下:
![]() |
图例如下
![]() |
1.2、阳光因子光氧触媒的技术规格
①外观 乳白色液体
②气味 微弱气味
③理化指标
A.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 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
B.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 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10-30NM
C.PH值PH8左右
④功能指标
A.抗菌性能
|
B.防霉性能:
产品对黑曲霉、黄曲霉、赛氏曲霉、土曲霉、焦曲霉、球毛壳霉、多主枝孢、拟青霉、桔青霉、绿色木霉的防霉等级为零级。
C.有害气体的分解指标:
甲醛去除率90.56%
苯的去除率99.71%
D.安全性能:产品重金属含量
砷(以As计mg/kg)〈0.50
铅(以Pb计mg/kg)1.5
汞(以Hg计mg/kg)〈0.02
1.3.阳光因子光氧触媒资质认证
技术鉴定
(1)2004年3月,通过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测试,阳光因子SNN光氧触媒涂层液有良好的去除甲醛、苯的效能,具有良好的分解有机污染物、除臭、净化空气的性能。(详见检测报告BW20030257);
(2)2003年6月,通过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检测,阳光因子SNN光氧触媒涂层液具有较强的防霉、抗菌性能。(详见检测报告(2003)FM02101号、(2003)FM01993号);
(3)2006年6月,通过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符合国家的环保和卫生要求。
(4)2003年9月,“SNN光氧触媒涂层液”通过了深圳市科学技术局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证书号:深科鉴字[2003]第125号。
(5)2005年3月,由阳光因子光氧触媒石家庄代理商,委托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定,阳光因子光氧触媒具有良好的分解有机污染物、杀灭空气中细菌、净化空气的性能。(详见检测报告GHB字2005第61.0072)
深圳市高新技术项目
2003年10月,“SNN光氧触媒涂层液”被深圳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项目,认定证书统一编号:2003369。
1.4.新一代阳光因子光氧触媒的特点
光氧触媒是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功能,是以N型半导体的能带理论为基础,以N型半导体作敏化剂的光敏氧化法。由于激活纳米TiO2的能量,需要大 于380nm的紫外线的能量,而紫外线的波谱范围只占整个光谱的5%,因而实际应用效能就有限,另一方面激活纳米TiO2的时间较长。
纳诺科技凭借其完善的产品的研发、实验、测试、质量控制系统,不断提高产品功效,新一代阳光因子光氧触媒采用更先进的掺杂技术,更先进的光敏化材料,其十余种辅料全部选用来自德国、美国的高端材料,相对于上一代产品而言,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二点:
A、作用范围提高
新加入的高端光敏化材料,大大的提高了激活纳米TiO2的波谱范围,可进一步延伸激活可见光范围,大大提高应用效能,保证在微弱的光线条件下,仍可发挥其功效。
B、缩短作用时间
新一代阳光因子光氧触媒采用最先进的掺杂技术和高端光敏化材料,在提高作用范围的同时,也大大缩短激活纳米TiO2的时间,可迅速提高工作、生活空气质量,与传统产品相比,在功效上有着质的飞越。
1.5.光氧触媒比较
目前,用于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多为n型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CdS、WO3、SnO2、Fe2O3等。其中TiO2因其化学 稳定性高、耐光腐蚀、难溶、具有较深的价带能级,可使一些吸热的化学反应在被光辐射的TiO2表面得到实现和加速,加之其无毒、成本低,所以被广泛用作光 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光氧触媒大多集中在以锐态型纳米二氧化钛为主要催化剂。其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两条线路。
A、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为基础开发的光氧触媒;
B、以纳米二氧化钛浆料为基础开发的光氧触媒。
由于工艺线路不同,光氧触媒产品也以不同的产品形式和应用范围出现。
比较如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