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腾环保网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度:1273 活跃度:2 谷腾指数:1360

以人为本 环保报国-访菲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英钢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 阅读:4341 更新时间:2009-04-09 13:39

菲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达集团)坐落于美丽的西施故里浙江省诸暨市,主导产品: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气力输灰设备、烟气脱硫产品、污水处理设备、及钢结构件,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服务于一体,系原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全国环保机械行业的唯一一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是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多年来,公司承担了21项国家和省级重大装备科技攻关和研制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取得60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专利44项,负责牵头组织制订电除尘器、气力输灰等国家及行业标准40项。

菲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英钢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菲达人不断创新的成果,并且与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不久,《中国环保产业》杂志采访了菲达集团董事局主席舒英钢先生,就菲达集团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中国环保产业》:舒总,您好。我们知道,您1993年刚接手浙江电除尘器总厂时,企业危机四伏,人心涣散。而现在菲达集团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龙头企业。这是怎么做到的?

舒英钢:我是1993年8月到菲达集团的前身浙江电除尘器总厂任一把手的,这是一家国家机械工业部重点骨干企业,有员工1300多人,作为国家234家“双保”企业之一,它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都是由国家保证的,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来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观念一时扭转不过来,再加上原材料涨价、市场无序竞争确实出现了不小的危机。其中最明显的是人心涣散。

我刚到菲达时,可以说是对环保行业很陌生,大学毕业我搞了11年机床。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就得耐下心来从头学起,跑用户、走基层、下车间,尽快地了解自己企业的现状。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我很快就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好科技、营销、管理三支骨干队伍的决定》,得到了全厂职工的拥护。

队伍的稳定、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归根到底还是要有科学的经营机制。我大概用了3年时间,对环保行业摸到了点头绪,开始从行业的宏观和企业的微观两方面找出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开始打造服务于这一发展战略的合理高效的经营机制。

菲达是国有独资企业。有一段时间,在不少人眼里,国有企业就是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理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不属于经营者个人,所以经营者就一定管理不好企业。我也不回避国有企业确实存在一些毛病。但国际上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的产权是谁的?是大众的,是中小股民的,而不是经营者个人的。这些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是因为他们遵从的是科学的市场经济规律,遵从的是以人为本。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产权就是经营者个人的,它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发展!产权制度只是企业制度的一部分,它不决定企业的全部。经营机制的转换比产权制度的转换更重要。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企业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的,作为国有企业的菲达的发展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菲达这15年的历程很不容易,我自己也感觉干得很苦,但是很值。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就是以环保产业报国,这就是为什么菲达这么多年始终致力于环保事业,而并没有涉足其他领域的缘由。

《中国环保产业》:您刚才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我可以把这理解为菲达的经营理念么?

舒英钢:我们在打造菲达企业文化的时候,有两个很重要的前提:遵从市场规律和以人为本。第一,遵从市场经济规律,任何时候都不做反经济规律的事情;第二,遵从以人为本,把人放在企业的首要位置。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人就什么都干不成。

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平台是不是与员工的理想和期待一致。除了前面讲到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的安排外,这个企业平台的文化,员工是不是能够接受,能不能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价值观上的共鸣,这很重要。这种企业与员工之间精神层面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我倡导建设的菲达文化,把企业的责任和定位说的很清楚:菲达就是立志以环保产业报国。一个人加盟菲达,毫无疑问,也就要为环保产业报国的目标做出贡献。我们有简单的三句话:“为国家干,遵章纳税做贡献;为企业干,长治久安,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家庭;为自己干,丰衣足食奔小康”。这三句话绝不是唱高调,这些价值观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菲达人。

再比如,菲达的企业精神是“忠诚、团结、勤奋、创新、报国”。 菲达团队的工作作风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是毛主席对军队作风建设的要求。作为一个站在行业前沿、处于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菲达承接的工程基本都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凡是国家工程都应该有种国家责任在里面,我们的团队必须拥有这种军事化工作作风,对任何问题的反应速度都要快。

菲达特色的企业文化锻造了菲达特色的团队。我在菲达这15年,最自豪的就是我们的团队,这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我对我们的团队心怀感激。

《中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环保产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菲达集团在科研和生产设备上有哪些投入?您如何看待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舒英钢:菲达集团在科研和生产设备上投入了很多,比如我们的环保工业基地建设,我们在江苏建立了占地300亩的江苏宝开菲达工业园,又在诸暨建立了占地731亩的牌头菲达环保工业园,在长江南北都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菲达这些年引进了 6 个国际一流的环保装备技术,比如从瑞典FLAKT公司引进的电除尘器技术,从美国空动公司引进的助推型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技术,从瑞典ALSTOM公司引进的NID半干法脱硫技术和大布袋除尘器技术,分别从美国DUCON公司和德国FISIA BABCOCK公司引进的两个湿法脱硫技术。这些引进技术都得到了成功的消化吸收和产业化创新应用,使菲达的主导产品技术不断实现重大跨越,使我们抢占了市场制高点。

我是从事技术工作出身的,我认为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自主研发是菲达竞争力的源泉。菲达每研制开发一种新产品,都立足于自身在用户使用的基础上,找出自身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根据存在的不足,从国外引进关键技术;依靠自身的研发力量,对引进的关键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要不断地总结原有的经验,结合引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最终目标就是要研制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这样一条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周而复始,使得我们菲达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升级,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认为,引进技术应是服务于技术创新链的。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环保装备产业起步较晚,有许多技术空白,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差距。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技术引进有利于我们的产品装备迅速与国际接轨,实现时间上的跨越,尽早在较高起点上开展新的研发工作。菲达不搞盲目引进,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思路,我们的目标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

但有的时候,我们也感到很无奈。有的重大技术装备我们自己完全有能力研发和生产,但用户出于种种原因,指定必须要求使用国外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中国环保产业》:我们知道,菲达集团是国内最早对美、日等国跨国公司的大型电除尘器进行改造的企业。能给我们说说其中的体会么?

舒英钢:那是1994年,我刚到菲达当一把手不久,当时得到信息,宁波北仑港电厂的一套由美国公司制造的60万kW机组电除尘器冒黑烟,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美国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过多次,对自己生产的这台设备进行了多次改造,但仍然没有解决问题。因此北仑港决定对此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并向国内外招标。在国内外数十家电除尘器生产厂家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改造方案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北仑港是国内最早引进60万kW机组燃煤电站成套设备的电厂,当时大家对国外技术都感觉有些神秘,改造国外技术是要有胆略的。这个项目由我自己亲自挂帅。尽管压力很大,但我们凭借多年的工程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丰富积累,对除尘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改造后除尘效率达到99.86%,超过原设计要求99%和改造要求的99.5%。应该说这个改造是非常成功的,它充分显示了我国电除尘器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这个改造也促使我国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不再进口大型电除尘器,成为中国电除尘器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中国环保产业》:目前,菲达集团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哪些进展?我记得您曾经提到过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能介绍一下这方面合作的情况么?

舒英钢:国际市场方面,菲达去年成套环保装备的出口订单实现了 5 个亿。我们出口印度的60万kW机组的电袋除尘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袋除尘器。还有与ALSTOM俄罗斯公司、ALSTOM澳大利亚公司、巴西公司、日本公司的合作,他们在国际上拿到的成套订单分包给我们,由我们承担一部分零部件的供货任务;还有一些国外的公司直接采购我们的成套装备,也就是我们的成套出口,比如出口到智利、印度尼西亚的都是30万、60万kW机组的静电除尘器。

《中国环保产业》:菲达集团这些年来,在巩固和强化电除尘器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还发展了其它环保设备,并开始涉足其他环保领域。能给我们具体谈谈都有哪些吗?

舒英钢:菲达的主导产品是电除尘器、气力输灰设备和烟气脱硫设备。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菲达做的也不错,菲达是2001年开始做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的,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3,每年的订单都达到1亿多元。由菲达研制开发的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技术与装备,成功实现了脱硫、脱二恶英、除尘、输灰一体化。该技术与装备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垃圾焚烧尾气净化装备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垃圾综合处理装备水平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对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这个技术和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荣获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此之外,菲达在污水处理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2003年以来,菲达凭借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先后收购建设了湖南省浏阳市污水处理厂和诸暨市污水处理厂,总日处理能力达18万吨。2007年,菲达完成了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体化高效低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集成研究》课题的攻关。2007年5月该技术在诸暨污水处理厂2万(吨/天)规模大试线上成功投入产业化运行。该技术针对工业和市政混合污水,不仅实现达标排放,污泥减量效果十分显著,而且投资、占地、运行费用三项重要指标比常规工艺下降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前景较好。使菲达在确保国内大气污染治理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又在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环保产业》:我们知道,电除尘设备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是钢材。目前,钢材价格不断上涨,不少电除尘设备的生产厂商已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菲达集团是如何面对这一困难的?

舒英钢:钢材是电除尘器的主要生产材料之一。电除尘器行业有个合同执行期较长的特点,电厂建设周期一般需要2至3年,使得电除尘器合同从签订到执行完成,一般都要2年左右的时间。最近两年正好遭遇钢材价格疯涨,对整个电除尘器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钢材价格飙升的严峻形势,菲达目前主要从3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一是我们自身要不断推进产品的优化设计、技术创新,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开源节流,比如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等,但这些空间都比较有限;二是产品用户要按照客观情况给予差价补偿;三是新订的合同要按新的材料价格定价。所以我们希望用户要理解这种情势变迁的客观存在。

《中国环保产业》: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不少其他领域的大型科研机构也开始投身环保。菲达集团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舒英钢:菲达人从事环保已经将近30年了,一个企业从事某个产业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有种经验的积淀和对整个行业的悟性,这种积淀和悟性并不是新入行的企业能具备的。所以,我们非常自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菲达始终可以站在这个产业的前沿、不断的走高端。而且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树立了菲达的品牌形象。我们的电除尘器2006年被评为首批环保装备的中国名牌之一;静电除尘器100万kW机组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达到了60%以上;菲达集团同时拥有30万kW机组及以上机组的除尘除灰脱硫的环保装备大成套能力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的大成套能力,目前在国内能拥有这两个领域大成套能力的企业恐怕就只有菲达一家。这些都是菲达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还是很自信的。这是个开放竞争的行业,只有靠自己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品牌形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环保产业》:我知道您曾受邀为浙江几所大学的学生们做过报告,您都跟学生们谈了哪些内容呢?《中国环保产业》杂志的读者中也有不少是环保企业的青年技术人员,您能给他们提些希望和寄语么?

舒英钢:因大学的邀请,我给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万里学院的学生做过两场励志报告,题目是:就业、创业,路在脚下。而我在浙江大学总裁班做兼职教授的时候,主要讲述的是关于改革、制度、文化和执行力四个方面的内容。每次都是浙大总裁班的几期学员拼在一起,从杭州到诸暨来,一是为了参观我们企业;二是为了跟我面对面做一些互动交流。因为我不保守,我愿意跟别人分享我在从事环保产业和企业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如果有人同意我的观点,并能从中受益,我会感到很高兴的。

至于从事环保事业的年轻人,我觉得首先还是要立志。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任务真的很重,必须靠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努力、去创新,年轻人既然进入到了这个行业,就要矢志不渝地为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做点事情。我在这里没有提什么宏伟的目标,就是提倡年轻人能够“做点事情”。人的能力有强有弱,但归根到底都是要做点实事、做点好事。从事环保事业要有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只有矢志不渝地去做才能成功!


关于“以人为本 环保报国-访菲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英…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产品分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