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创造绿色明天—访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姜鹏明博士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 阅读:19647 更新时间:2009-01-14 09:27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创集团”)是一家以汽车排气和噪声污染控制产品、综合性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综合废气治理工程和人居环境工程为主营业务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绿创集团在汽车排气污染控制产品、综合性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以及综合废气治理工程方面已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接近国外同行业先进技术水平,成为我国上述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绿创集团参与了《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HJ/T331-2006)、《柴油车后处理装置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XXX-200X)、《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声学消声器控制噪声指南》(GB/T20431-2006)等行业标准与规范的起草。2003年和2006年,绿创集团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
问:姜总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您交流。第一次听说绿创集团的朋友,都会对“绿创”这两个字有种亲切感。请问这两个字有什么样的含义?
答: “绿创”,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绿色科技创造绿色明天”,简称“绿色创造”。引申来讲,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人类社会的所有努力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企业的使命就是持续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用“绿色科技”和“绿色明天”来概括这种努力。“绿色科技创造绿色明天”正是我们的使命和目标。
“绿创”这个名字说来话长。我1992年从英国留学回来以后搞了一段科研,然后开始创办企业,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邓小平南巡的时候讲,不发展经济,任何路都是死路一条。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应该真正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同时也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恰好当时《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说现在整个世界经济版图上的资源都被发达国家占据了,留给中国的机会很少了。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历经坎坷,现在新中国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难道就没有重新崛起的机会了?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新的资源。我相信中国一定还有机会。所以我回国创办企业,是出于个人、时代、国家等多方面的考虑的。
注册的时候,由于企业的经营方向是环境保护,所以就起了“绿创”这个名字。“创”字反应了我们人生的一种追求,要靠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占据我们应有的席位。
问:绿创集团这么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对于其他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答:从绿创集团的发展来看,最主要的体会是要选准企业的体制。我们前后经历了4种所有制和2种经营体制的转换。
我们开始是全民所有制,以研究所为背景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当时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一个口号,叫做四自原则: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但实际上却行不通。
我们创办企业的半年之内,人均利税就在中关村进了前50名,相当快了。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产权清晰,企业在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没有自主权,很快问题就出来了。
高新技术企业大量地需要人力投入来创造价值,尤其需要人的智力投入。全民所有制下,资本投入来自全民,智力投入来自个人,在资本创造价值和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上,当时存有很大争议。
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缺位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会造成非常高昂的监督成本。所以我的看法就是,全民所有制并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后来我们又经历了外资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形式。但经过实践,发现这些体制还是不适合高科技产业型公司的发展。
绿创集团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当最终走到股份制的现代企业机制以后,我们非常珍惜。一个股份制企业,它负的是有限责任,但是有无限的收益权。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对最合理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最适合我们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第二个体会是,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全部。
过去有些企业的技术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最后为什么没有维持下来?关键还是制度平台。不要过分地强调某一项技术,技术是有一定寿命的。比如说GE公司,开始是生产电灯炮的,后来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从金融到医疗设备,再到风力发电这些绿色设备都做的很棒。因为它有平台、有能力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所以,我觉得选择一个好的机制平台并将其制度化,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发展。
第三个还是要创新,要培育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实践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问:谈到创新,这些年绿创集团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答:绿创集团从创始到现在有10年的时间了,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创”。而且我们这个“创”既有技术上的,又有制度上和理论上的含义。
首先从技术上讲,我们的创新是大量的,经常性的。比如,我们十几年中申请了四五十项专利,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做了数百项环境工程,其中很多都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或者是首创的。
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配套项目,绿创集团参与了5个,包括:首都机场3#航站楼T3A噪声治理、首都机场3#航站楼T3B噪声治理、首都机场消防楼噪声治理、北京地铁5#线噪声治理和北京太阳宫电厂噪声治理工程,解决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总投资35亿元的太阳宫电厂,2×350MW的燃气-蒸汽机组,热、电、冷三联供,大大小小上千个声源,这么庞大的一个电厂建在北京市的四环以内,要求厂界噪声达到国家环境噪声一类标准,夜间不能高于45分贝,我们平常一说话就超过45分贝了,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但是难度越大,我们越有信心,因为需求和压力是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最好动力。最后,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完成了任务,也为北京奥运出了一分力。
又比如,国家电网的高压直流换流站,高电压会产生高强度中低频噪声,治理时除了声学指标外,还需考虑结构和安全等因素,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过去建这种换流站,都采取大规模征地的办法。比如换流站需要用20亩地,就征用200亩,把整个村庄搬走,在周围造一片无人区。全亚洲最大的江苏常州政平换流站,规划的时候光搬迁费就2.5亿元,但绿创集团承接这个工程后,只花了1000多万元就把噪声问题解决了,避免了搬迁,群众也不上访了,真正符合了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样的大型换流站噪声治理工程我们已经完成了4个,包括江苏常州政平、湖北荆州江陵、上海华新(白鹤)、广东惠州鹅城。
第二个是制度创新。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能够得到发展的,内部管理是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如国企、国有控股企业、外企、民营企业等,共同生存在一个市场环境里,会遇到大量的制度、法律、法规、理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肯定会在企业内部有所体现。
另外,环保产业市场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市场经济有需求、有供给,然后通过市场交换就可以完成交易。但是在环保产业市场,有需求、有供给,不一定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易。有时候出钱的、付费的、买设备的,未必是主要的受益者。比如北京五环路边上噪音很大,周围居民需要装隔声屏障或隔声窗,这时必须要有一个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出面。
这就要求企业从管理上进行很多探索。比如说企业每年的计划工作会议,都会根据实际的需要修改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这里面包括企业的营销模式、产业定位的调整。今年绿创集团就开始定位于环境服务商,以后就不再是单纯的环保设备制造商、提供商了。
第三个是理论创新。我觉得理论创新并不仅是政府或者专家的事。理论创新是对于实践的总结,或者是对实践中的发展趋势的一些前期预测,并且用于指导实践。
绿创集团在理论创新上也有这么几个层次。首先是技术理论的创新。比如说最近我正在写一篇关于声学工程、噪声振动控制领域方面新发展的文章。其次是环保产业的定位,或者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和整个基本哲学观点,以及宏观世界观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在十四大之前就在探讨,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到底应是什么样的关系。企业中共同创业的伙伴有的是股东,有的不是股东,难道仅仅是雇佣和被雇佣、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么?一直到十六大,才有了正式的说法,明确了大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明确了大家政治上的平等关系。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有的人是从投资的角度,有的人是从经营的角度,大家都在为满足社会的某一种需求而共同努力。
总之,我认为,环境保护的创新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从“手中无剑”到“手中有剑”,从没有技术,到掌握了一些技术;第二个境界,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有剑”,通过制度创新,有了一个好的平台,能够不断地有新的技术推出来;第三个境界,也就是最高的层次,“心中有剑”,“手中无剑”,我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环保这个领域,也不再仅着眼于管理、技术,而是从全社会的高度,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问:我们知道绿创集团里有一个孵化器公司,这个孵化器是什么样的概念?
答:孵化器公司是绿创集团的一个子公司,是绿创集团绿色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想把集团所有创新集于大成,建一个城市环境医院。
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数百个新城市,数千个新城镇。为解决居民看病问题,每个城市都要有医院。那么,如果环境得病了,也得有给环境看病的医院。我跟很多专家和官员们商讨过这个问题。现在各地的环境污染很少是单一污染,治理这些污染需要综合的环境服务。各地都在开展集约化工业,也就是建设开发区,集中起来做工业,好控制,资源也比较容易配置。但对于一个开发区来说,仅靠引进一个环保企业或引进一项环保技术,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综合性的环境问题的。而如果建好环境医院,就可以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彻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医院除了拥有解决综合环境问题的这种功能,它在日常的运作上也应该体现环境友好的理念,形成道德上的示范。
绿创集团整个孵化器公司占地85亩地、约7万m2土地、15万m2的建筑物、厂房和实验室,提供环境产业各个环节上的服务,从咨询、评价、融资,到设备制造,一直到最后的检测、研发,全套的服务。而这15万m2的建筑都是环保和节能的,在生产环保设备和节能设备的过程中约40%使用新能源。在车间顶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高楼顶上研究风力发电,采用地源热泵取暖制冷。还有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而且处理过程是可视的,可以看到每一步都在做什么。孵化器公司还集合了噪声控制、废气控制、固体废物利用等上百项环保和节能技术,真正体现“自环保”和“为环保”、“自节能”和“为节能”的宗旨。
目前,绿创集团孵化器公司已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十一五”的一个重点项目,叫做“可替代能源和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国家给予资助。这个绿色建筑的认证,从规划阶段、建设阶段,一直到后期的验收,都由建设部的一个绿色中心全面负责。
绿创集团孵化器公司完全是按照循环经济的三个要素来设计的。第一个是 3 R技术。第二个是新的制度安排,比如说相关企业集成,国家的免税政策、税收返还政策。第三个是关注环保理念的问题。
除了自身的建设和理念以外,还要开展绿色旅游,对中小学生免费。设计几十条参观路线,比如可以让参观者看污水是怎么变清的,看噪声是如何控制的等等。这种现场的参观会解决很多环保理念方面的问题。
现在很多省市都对这个孵化器的设想很感兴趣,希望这个环境医院的概念能够在全国复制。
绿创集团现在建设的不是一般综合性的孵化器,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因而与这个产业链有关的企业都会跟进来,这样就有可能发展壮大。这种模式将来如果能够在各地成功复制,全国形成连锁,如有不好解决的环境问题或技术问题,大家都可以会诊,集中全国各地的资源解决疑难问题。
问:近年来,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国务院39号文件的出台,从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召开到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不断增强。对于政策依赖性非常强的环保产业来说,可以说发展机遇是空前的。那么,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个绝佳的历史机遇呢?
答:我们这一代人不幸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污染最严重的一个时期,而且现在这个势头还没有被完全遏制住。但从“十一五”规划和政府的决心,特别是温总理提出的三个转变,我们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现在环境的立法也比较完善了,北京市从空气污染到噪声控制都有法可依了。这些法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以前更好的政策法规环境。政府在环保上的投入主要是起到带动市场的导向性作用,人类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才是环保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对环保产业的定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说什么狭义的环保产业、广义的环保产业。我个人倾向于把它定位为环境医院。循环经济可看作是一个自然和人类的健康产业,它包括一切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形式。循环经济中的环保产业就相当于健康产业中的医院。这么定位以后就没必要去区分什么广义狭义的环保产业了。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环保产业市场容量也会不断扩大,这个市场的边界也就更难分得清。
我最近在概括声学工程噪声控制领域的发展趋势时用了三句话,叫做:“技有界,用无疆。守其有,用其无。新材料,新方法”,这个用于环保产业也是比较合适的。
什么叫“技有界,用无疆”?我举一个医学上的例子。过去厂家生产血压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全国有多少个医院,每个医院又有多少个岗位可能要量血压的,这样你就知道大概要生产多少台。现在呢,不但患者会买一个自己用,健康人也在用,家里有老人的一般都要备一个。这个市场就扩的很大了,这就是所谓的“用无疆”。曾经有人跟我说,你们从事环保的,环境如果真的都治好了你们还能做什么。我说那个时候我们会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发展。就像医学发达了,人健康了,难道健康产业就没有作用了么?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无穷的。
“守其有,用其无”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掌握好已有的这些环保技术,这是基础,但是真正形成竞争力的都是你以前不掌握的,是其它学科的技术,也就是说技术上要不断组合创新。比如一个电厂大型双曲线冷却塔的噪声治理。如果光是控制噪声,国内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手段。但是这个双曲线冷却塔是无动力的,靠自然对流驱动,就那么十几个毫米水柱的压头把风抽上去。如果采用一般的噪声控制技术,阻力损失一大,就没有压头了,风就上不去了,无法制冷,噪声治理也没有意义了。而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掌握了以前不具备的综合治理手段,也就把原来做不了的市场给开发出来了。
“新材料,新方法”就比较好理解了,这都是技术手段的基础。
所以说,发展环保产业,一个是政府的主导,包括立法的完善;另一个就是我们企业要不断创新,要想办法拓展市场的边界。
问:以您这些年从事环保产业的经验,您觉得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政策么?还是市场的经济因素?或者是我们的观念问题?
答:如果讲实话的话,我认为主要还是领导者的理念问题。这里讲的领导者包括各地的有关部门以及有权力来处理环境问题的负责人。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自发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现在开始走向自觉生态文明的阶段。理论上讲,自觉生态文明是能够孕育出循环经济这样的经济形态的。但是由于现在处于工业文明向自觉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而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拥护,甚至一度企图用人道去替代天道。现在如果有权力处理环境问题的人的理念仍停留在这个阶段,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论坛。由一个省政府组织,十几个市的政府代表参加,也请了很多专家去论述,说要围绕一个著名的大型湖泊建环湖城市群。
我在会上就对这个问题表示了担忧。建设城市群,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离开了人居环境这样的一个主轴,就未必是进步。太湖事件里无锡受到的伤害最大,但污染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周边的其他城镇。大型湖泊这种高度一体化的水源供给形式,一旦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很严重,大家都会受影响。
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么一个大型的、环境优美的湖泊是历经了多少万年才形成的,是宝贵的环境遗产,必须非常慎重地对待。环境的开发和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草率地建一个新的城镇,建一批新的工厂,将来想恢复的时候,这些城镇的居民怎么办,这些工厂的工人怎么办?现在污染了环境,将来清除这些污染又需要多长时间?而且有些污染是很难清除的。有关部门应该首先经过全面的论证再进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现在有些地方政府,透支了后面十几届政府的资源,包括环境资源。一般来说政府每年的税收都是很有限的,要想进行大的发展,一些地方就靠卖土地。土地是卖了就没有了,以后的十几届政府就不会有额外的资源了。那么现在地方政府这样做的动力何在呢?就是在于我们的考核体系。一届官员要创造业绩,体现成绩的主要指标就是GDP,这就是动力来源,考核指标就决定了一些官员的行为方式。
那么最后就归结到一个理念的问题。理念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幸福观。我们在自发生态文明的阶段,只要能够活着,能不饿死,就是幸福。到了工业时代,很多人的幸福观变成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现在我们的很多行为方式仍还在体现这种幸福观,只有改变这种幸福观,才能实现真正的自觉生态文明。
问:姜总,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前段时间国办发了一个关于加快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意见,协会现在也要相应做出些变化,主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请您从一个常务理事的角度给协会提点建议。
答:行业协会其实最终还是应该行业办,这是最根本的。现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在国内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协会。但它的发展历程是不平坦的,那时候全国这么多行业协会,唯有环保产业协会几乎没有国企参加。因为环保行业太小,不受重视,国家投资不多。那个时候国企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国企多的行业协会就显得比较强大。
这种不利因素到今天如果处理得好,就会成为有利因素。民营企业也希望有组织,希望有个能够反映他们声音的渠道。相比国企,民营企业会更多地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只要协会服务的好,真正能够起到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就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协会也就会更快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