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腾环保网

上海王清熙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关注度:166 活跃度:1 谷腾指数:252

京城水系大泳场设计经验总结—论大型游泳场馆设计的改进办法

             来源: 阅读:1107 更新时间:2008-11-10 14:11

        京城水系的柳浪、红山口、麦钟桥三大游泳场,以其优秀的水质,正确的设计,先进的全塑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及突出的经济效益而享誉京城。经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以后,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要确保水质,降低造价,大幅度的节水、节电,减少运营费用,其先决条件就是不断提高设计水平,严肃认真消除设计中的误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京城水系大泳场的经验之一,机房设计面积小、土建省。

  三大游泳场的水量大,池子多,功能齐全,有的水位还不在同一高程上,如继续沿用传统的设计思路,要解决的问题多,困难也大。因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需要有并列的压力罐组,原设计的机房面积甚至超过400㎡,由于机房大,有的被迫放在地下,带来防渗、排水、通风、采光等一系列问题,使造价和运转费用相应增大。然而现有的机房面积都不到传统压力罐系统机房面积的1/5。柳浪池容积为15260 ㎡,机房面积仅为84 ㎡;红山口池容积为6020 ㎡,机房面积为68 ㎡;麦钟桥泳场4875 ㎡;,机房面积为47 ㎡(详见机房平面图)。由于机房大面积大幅度缩小,又都全部建成地面积机房使每处节约数十万元。机房面积之所以能够这么小的原因,就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路,不再使用压力罐系统。三大游泳场各自都使用了一台我国自行研制的全塑水力自动化曝气滤机。不仅初期的投入减少,而且经常运营费用也大幅度降低,所节省的运营费用更为可观,水处理系统的全部投资,在运营的18~24个月后,即可收回。并且这种全塑系统还无需维护。

        京城水系大泳场的经验之二,遵循自然规律,按河道式设计泳池的推进水流。

        无论多么复杂的池形始终坚持河道式设计,从而在泳池中形成河道式的自然水流,而不是主观臆造搞满天星式的池底进水。满天星的池底进水,必须成倍增加循环水量,才能达到河道式的一次处理效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满天星式的池底进水口的水流都是垂直向上的(如图一所示),各出水口的水流在几秒钟内便到达水面,然后沿水面成360°向外扩散(如图二所示),与邻近的进水口扩散水流相遇后即沉入池底,再沿池底返回,随不断上升的水流第二次返回到水面,如此往复。让我们做如图一所示的试验,在泳池横断面C、B、A、B、C五个进水口位置放置五个比重为1的小球,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五个球按照图一所示的箭头方向上下回转。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靠近池边的小球C在短则几秒钟长则十几分钟内,可能随水流到达B球的位置,在B球的位置再往复循环无数次,才有可能到达C球的位置,最后溢出泳池。
 
  也就是说,靠近池边的出水,在远小于整个泳池的设计循环周期时,就一次又一次返回水处理设备(因为这些水没有使用就又返回机房,故称之为短路)。而处在泳池中间及其附近位置的水,要经过远远大于一个设计循环周期后,才能返回到水处理设备。由此可见,满天星式的池底进水设计,并不能将使用过的水,顺利返回水处理进行处理,而是使处理前后的水在泳池内不成比例地混合、再混合。正是由于满天星式池底进水存在的问题,才成倍地加大了循环水量,这就意味着,要成倍地增大运营费用。而河道式进水是模拟自然河流的运动方式,实现处理过的水推动着使用过的水(即新水推旧水)进入水处理设备,从而避免了新水和旧水的混合。因为泳池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处理已经使用过一个周期的水,这时的处理水量最小,处理效率最高。

        要形成河道水流,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一般把进水口的放置在上游(即泳池的较浅一端),而把回水口放置在下游(即泳池较深一端)。要实现河道式进水满足如下要求:1、进水端的进水口及回水端的回水口应均布:2、进水口一端应是DN100进水管,另一端是Φ300的喇叭口,且口部有格栅及流量调节装置;3、进水口数量的多少,由通过喇叭口的水的流速确定,喇叭口处的流速0.02m/s,按这个值计算出来的数量,即为泳池进水口的数量;4、泳池内水的流速不宜超过0.007m/s。京城水系正是由于严格按照河道式进水的形式合理设计的,才使得浩大的水域没有死水区、没有短路和涡流,且水质均等。

        河道式进水优势在于,它不会额外地增加循环水量,也不须过多的循环次数。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得京城水系三大泳场一个夏季设备运转费节约了60余万元。


关于“京城水系大泳场设计经验总结—论大型游泳场馆设计的改…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产品分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