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4月24日在京举行,主题为“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论坛。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代表、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强了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一是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二是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加强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科技合作,启动了可再生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四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科学普及,实施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截至目前,中国在“十一五”国家规划中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的科研经费70亿元人民币,使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有了明显加强。
万钢认为,未来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非常严峻,人类对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还存在很多瓶颈,气候友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障碍。为此,他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加强技术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政府本着对本国人民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将单位GDP能耗减少 20%”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采取了包括关停小火电厂在内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解振华呼吁,国际社会应重视技术开发和转让,并提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的倡议:在缔约方会议下设立负责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的专门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资金机制,定期对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工作进行审查与评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和走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科学技术的作用》的报告,介绍了科技在气候变化评估中的作用、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亚洲农业与粮食安全、水管理、健康、海岸带的影响及其适应战略,以及亚洲在能源供应、交通、建筑和农业方面的减排技术及其影响要素。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在全体大会之外,还有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政策、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重大技术及国际科技合作、资金与市场机制5个分论坛,另外设立了碳平衡与绿色奥运主题会议。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技部、外交部、发改委、环保部、中科院、气象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联合主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具体承办,并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