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名称:2017全国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峰会
开展时间:2017-11-04
结束时间:2017-11-05
举办展馆:河北省辛集市 - 免费预定周边酒店
|
|
【会议背景】
一、时间及地点
时 间:2017年11月4-5日(3日全天报到)
地 点:河北省辛集市(具体地点详见第二轮通知)
规 模:300-500人
二、会议主题
创新、绿色、发展、对接、合作、共享
三、峰会交流内容
(一)主题报告
1、 |
我国环境污染现况和环境管理政策; |
2、 |
“十三五”中央财政环境污染防治的投资计划; |
3、 |
环境安全与经济发展; |
4、 |
积极推进环境治理运用ppp模式; |
5、 |
水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6、 |
雾霾污染治理进程与展望; |
7、 |
环境信息化应用; |
8、 |
环保产业发展与展望。 |
(二)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题
1、 |
污染场地、农田和矿山环境调查与地质调查技术; |
2、 |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快速监测方法与新型仪器设备; |
3、 |
污染场地调查布点方法和优化; |
4、 |
场地调查中的地质调查与污染特征相关性分析; |
5、 |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
6、 |
污染场地修复目标的确定与调整; |
7、 |
污染场地修复范围与工程量确定方法; |
8、 |
场地修复工程的验收方法及相关问题; |
9、 |
国外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 |
10、 |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药剂技术与产业发展; |
11、 |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用仪器设备与产业发展; |
12、 |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 |
13、 |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典型案例。 |
(三)污水、污泥处理专题
1、 |
工业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 |
2、 |
工业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 |
3、 |
化工企业及园区废水污泥(危废)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
4、 |
印染废水工程提标改造技术 ; |
5 |
电镀废水提标改造技术及应用; |
6、 |
工业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 |
7、 |
化工企业及园区废水污泥(危废)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
8、 |
印染废水工程提标改造技术 ; |
9、 |
污泥焚烧在我国运行的状况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
10、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11、 |
热电厂、水泥厂等工业领域掺烧城市污泥的案例分析; |
12、 |
高温热水解厌氧消化在污泥处理处置中应用的前景分析; |
13、 |
生物除臭技术与产品在污泥处理与处置中的应用; |
14、 |
膜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应用与实践; |
15、 |
污泥厌氧消化液低能耗脱氮技术; |
16、 |
污泥处理过程除臭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
17、 |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污泥好氧消化技术、石灰稳定法; |
18、 |
污泥园林绿化资源化利用; |
19、 |
河道、湖泊污泥的处理处置; |
20、 |
油污泥的处理处置。 |
(四)大气治理专题
1、 |
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 |
2、 |
烟气协同控制技术及应用; |
3、 |
烟气污染物高效治理技术与应用; |
4、 |
烟气脱硝技术及应用; |
5、 |
颗粒物污染控制与技术与应用; |
6、 |
汞污染防治技术与应用; |
7、 |
全面加强机动车排污监控能力。 |
(五)黑恶臭水治理专题
1、 |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2、 |
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案设计探讨分析; |
3、 |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选择; |
4、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 |
5、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清淤技术探讨; |
6、 |
河道边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
7、 |
河道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应用; |
8、 |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治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六)环境治理项目对接、技术展示
拟邀请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王玉庆 |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
王秉忱 |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
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
杨朝飞 |
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 |
王家廉 |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秘书长 |
|
河北省政府领导 |
|
辛集市政府领导 |
袁国林 |
水利部原总工程师 |
夏 光 |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宋乾武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
潘 纲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
程会强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
李秀果 |
中科院教授、首席科学家 |
王 樑 |
清华大学、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
段 宁 |
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院士 |
刘兴土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院士 |
赵其国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 |
杨 凯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质检室主任研究员 |
李发生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室主任研究员 |
党 志 |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
邵春岩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石元春 |
中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 |
刘伟江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高工、主任 |
李广贺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卢滇楠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 |
刘建国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
刘希涛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
林玉锁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罗启仕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所长 |
孙晓楠 |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所长 |
赵勇胜 |
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院长 |
杨悦锁 |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一级特聘教授、长江学者 |
丘宇平 |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
焦黎 |
新疆师范大学院长、教授 |
刘国 |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所长 |
杨新瑶 |
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 |
黄艺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
孟兆祯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
王浩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 |
傅伯杰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 |
唐学山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滨谊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王向荣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 |
成玉宁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主任 |
杨保军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
李存东 |
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
车伍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车生泉 |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 |
白伟岚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专业院总工程师 |
谢映霞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 |
高翔 |
浙江大学教授 |
李俊华 |
清华大学教授 |
李俊华 |
清华大学教授 |
柴发合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陈建孟 |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
王洪臣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教授 |
朱建国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季民 |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
黄鸥副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
魏源送 |
中科院生态中心教授 |
许国仁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
汪翠萍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 |
吴静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 |
【会议日程】
参会对象及会议形式
参会对象: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商业机构、(水、土、气)污染控制、治理与修复人员、相关元素分析和监测的企业、各地环保、农业、农药、林业、国土资源、科技、水利、地质、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及相关科研单位,石油石化、化工、造纸、印染、电镀业主单位、工程咨询公司、土地储备中心、工矿企业、调查咨询公司、修复工程公司、环境检测(监测)单位、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设备仪器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机构的相关人员。
会议形式: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及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就目前我国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政策导向,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围绕主题主旨报告,专题分享,现场展览、沙龙,实地案例考察,根据产、学、研一体化深入探讨、交流、分享、全面接地。
【注意事项】 论文征集
1、征集与主题相关的论文并择优选用安排会议发言,
2、请撰稿人尽快将论文题目和摘要提交给会务组,并于10月25日前将电子版论文全文发至270497304@qq.com信箱。
其他事项
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水土治理专家委员会
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辛集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河北省环保厅
河北省住建厅
协办单位: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PPP 创新产业指导委员会
河北省环保治理运营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河北省辛集市环保局
中环企联(北京)能源环境技术中心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水土治理专家委员会
联系人: 闫宝强
电 话:010-5152861218911230036
邮 箱:270497304@qq.com
地 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市长之家大厦六层
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联系人:徐东
电 话:0311-830267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