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
罗茨鼓风机发展历程
(一)、自1849年英国乔治琼斯首先研制成双转子风机、1854年美国菲兰德•罗茨(PhilanderRoots)兄弟在设计水轮车的过程中也构思出这种风机,并在自己的毛纺厂里生产出来,到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展出(此后人们即称这种气体输送机械为罗茨鼓风机),历经150余年,罗茨鼓风机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并于当年开始在工业方面(首先是在冶炼方面)得到应用。
(二)、1951年我国开始制造罗茨鼓风机。60~70年代,我国研制出D系列空冷罗茨鼓风机和SD水冷罗茨鼓风机,国产罗茨鼓风机开始形成正式系列。80年代初,长鼓等单位联合设计出L系列罗茨鼓风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茨鼓风机技术开发活动更趋活跃。
罗茨鼓风机工作原理
罗茨鼓风机由,机壳、墙板、叶轮、进出口消声器等4大部分组成。
机壳:主要用来支撑墙板、叶轮、消声器和固定的作用。
墙板:主要用来连接机壳与叶轮,并支撑叶轮的旋转,以及起到端面密封的效果。
叶轮:是罗茨鼓风机的旋转部分,分两叶和三叶,现在由于三叶的比两叶的出气脉动小、噪声小,运转平稳等很多优点,已逐渐代替两叶罗茨鼓风机。
消声器:用减小罗茨鼓风机的进、出由于气流脉动产生的噪音。
原理:罗茨鼓风机是容积式风机的一种,有两个三叶叶轮在由机壳和墙板密封的空间中相对转动,由于,每个叶轮都是采用渐开线,或是外摆线的包络线为叶轮加工型线,每个叶轮的三个叶片是完全相同,同时两个叶轮也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叶轮在加工时采用数控设备,保证了两个叶轮在中心距不变情况.下,不管两个叶轮旋转到什么位置,都能保持一定的极小间隙,保证气体的泄露在允许范围内。
两个叶轮相向转动,由于叶轮与叶轮,叶轮与机壳,叶轮与墙板之间的间隙极小,从而是进气口形成了真空状态,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进气腔,然后,每个叶轮的其中两个叶片,与墙板,机壳构成了一个密封腔,进气腔的空气在叶轮转动的过程中,被两个叶片所形成密封腔不断地带到排气腔,又因为排气腔内的叶轮是相互啮合的,从而把两个叶片之间的空气挤压出来,这样不停连续的运转,空气就源源不断的从进气口输送到出气口,这就是罗茨鼓风机的整个工作过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