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措施及启示
摘要:静脉产业作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切入点,目前已经成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核心产业,在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基于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日本推进静脉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核心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中国静脉产业或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把家用电器回收处理和废弃物资回收资源化系统作为核心内容。
一、引言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把产业部门划分成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是日本的首创。静脉产业(VenousIndustry)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循环经济体系中,根据物质流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过程:即从原料开采到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和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解分类、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理过程。仿照生物体内血液循环的概念,前者可以称为动脉过程,后者称为静脉过程。相应地,承担动脉过程的产业称为动脉产业,承担静脉过程的产业称为静脉产业。[1]
由此可见,动脉产业是指开采自然资源(一次资源)、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的产业,静脉产业是相对于动脉产业而言的,它是指回收、利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二次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产业。该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垃圾的收集、搬运、燃烧再资源化、填埋处理,以及再资源化到新产品的制作技术等。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如车之双轮,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静脉产业是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点,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根据日兴研究中心的研究,日本的环境产业可分为三大类:保全型环境产业、服务型环境产业和循环利用型环境产业即静脉产业。在这些环境产业中,静脉产业占有重要的位置。据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调查,2002年度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1万日元,雇佣规模约为 57万人。日本环境省估计,预计到2010年全日本静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67万亿日元,从业人数将达到170万人。在包括废纸在内的再生材料方面,日本全国1997年的市场规模是37451亿日元,到2010年将扩大到88506亿日元。[2]
本文在划分日本静脉产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关键措施以及日本静脉产业核心领域的选择,为中国静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二、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发展静脉产业,我们以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推动主体为标准,将日本的静脉产业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静脉产业从萌芽到发展成熟,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推动主体上由政府推动到政府推动企业拉动、再到官、产、学的共同推动;静脉产业的推动主体由宏观层面的政府逐渐过渡到微观层面的企业、国民。
(一)日本静脉产业的萌芽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静脉产业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的规模,主要靠政府强制实施,推动其发展。日本在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性污染后,由后工业化和消费性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及填埋场不足等问题,减少资源污染和环境污染,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加强了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循环利用,日本以建立废弃物再利用和安全处置——“静脉产业”为重点,努力与生产领域的物质利用过程——“动脉产业”连接,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二)日本静脉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末,静脉产业成为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切入点,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政府推动其发展的同时,企业自主发展静脉产业。主要做法是;建立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只要静脉产业体系建立起来,理论上讲,动、静产业间或者说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系统就会自然形成。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推进其发展,企业也根据法律的规定,被动实施静脉产业。自从《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及相关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实施以来,尤其是企业、家庭等参与、实施静脉产业,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
表1:1997年日本循环经济市场规模[3]
资料来源:环境厅1997年调查,转引自日本2003年度《循环白皮书》
(三)日本静脉产业的成熟阶段
到目前为止,通过市场拉动的作用机制,企业真正地成为实施静脉产业的主体,自觉地实施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形成了官、产、学共同努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局面。静脉产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日本政府出台的产业倾斜政策以及各种循环利用法增强了企业参与推动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截至2001年7月,已有 6000多家日本企业获得ISO14001认证。企业还将“产业垃圾零排放”作为发展目标,在削减资源使用量、抑制废弃物产生量等方面取得进展。在注重自身发展符合静脉产业要求的同时,企业还非常注重生产链条上下游环节的减量化和再循环,从而为日本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根据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调查,2000年日本环境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和雇佣规模分别为约21万亿日元和57万人。目前全日本静脉产业的产值为48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从业人数136万人。日本循环经济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根据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到2010年,循环经济市场规模和雇佣规模将达到1997年的2倍。[3]
三、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推进措施
一个产业的成长壮大,乃至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日本静脉产业从萌芽阶段到成熟阶段仅仅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与日本的健全而有力的推进措施是分不开的。为推进静脉产业的发展,日本整个社会,从政府到产业层面,再到各个企业以及全体国民,都为静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日本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技术支持等,成为了日本静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
在静脉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参与者围绕着废弃物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关系和社会责任义务关系。因此,静脉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用市场经济所有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法律来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消费、到回收利用以及废弃阶段,都制定了严密的法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日本静脉产业法律法规
日本静脉产业法律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1.覆盖面广。法律对生活垃圾包括:家电、汽车、食品、包装容器等废弃物;产业废弃物包括:矿山、冶金、化工、水处理等行业的废弃物。[4]
2.可操作性强。法律制定中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即首先针对涉及相关利益较少的废弃物的再利用进行立法。例如《家电在再生利用法》只针对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等;《汽车再生利用法》只针对车体、塑料、气囊等进行回收再生利用。[4]
3.责任明确。法律对政府、地方自治体、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家电在再生利用法》对制造商、消费者、再生利用者分别规定了需要承担的费用;《汽车再生利用法》设定了管理收费的中介机构及其责任等。[4]
(二)有效的经济制度
静脉产业是一项既有公益性,又有利益性的产业。在一般的市场条件下,静脉产业所产生的效益不能完全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致使产业的发展会出现困难。为了促进静脉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将其视为“受保护产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扶持。
日本制定静脉产业经济政策的基本理念:[5]
废弃者的责任。所谓废弃者的责任是指扔掉废弃物的人应承担对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的责任(例如分类废弃),这是废弃物、资源循环措施的基本原则之一。
延伸的生产者责任。所谓延伸的生产者责任是指生产者对于用过的其生产的产品,当产品废弃后要承担对该产品进行再利用、再商品化和处置的一定责任(物理的或财政的责任)。这样能激励生产者开发、生产使用寿命长或易于再利用和再商品化的产品,从而解决废弃物量大,且难于对其再利用和再商品化的问题。
以上述两原则为基本理念,日本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1.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制度。日本在个别物品再生利用法中,规定了废弃者应当支付与旧家电、旧容器包装、旧汽车的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如家电再生利用法中明确规定了居民废弃一台家电应交的处理费,汽车再生利用法中要求汽车所有者负担再循环利用费用等。
2.征收垃圾(一般废弃物)处理手续费。征收垃圾处理手续费(收集、搬运及处置费)对于减少垃圾量有一定效果,从受益者付费的观点来看是公平的。
3.实行保证金(押金)制度。在日本的岛屿、公园内、观光地等集中的某个区域内,引入保证金制度,例如对于铝罐、钢罐、塑料瓶、纸包、纸杯、食品盘等实行保证金制度,可以减少散乱垃圾量,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促进再资源化。
4.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日本对废旧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3年的退还固定资产税。
(三)技术的研究开发
废弃物在静脉产业中能够得到再次利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有了技术上的保障,静脉产业才能顺利运转。
日本的静脉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开辟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产、学、政府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的合理控制技术,为企业开展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日本研究部门以零排放为目标,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并取得进展,从而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技术。
(四)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静脉产业有4类不同的参与者,吉野敏行认为:静脉产业的核心业务应该主要由“收运者”、“中间处理者”、“再生资源经营者”、“最终处理者”承担,他们是静脉产业的主体。[6]静脉产业涉及到社会中的所有成员,不仅包括静脉产业的直接参与者,还包括政府、生产者、流通业者以及中介组织、普通消费者等,因此静脉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
除了制定有关政策,日本政府有关部门要率先使用再生品,促进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国民使用再生品。另外,政府对循环型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要提供财政支持。
关于企业的责任,法律要求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从事制品、容器等制造和买卖的业主,有义务提高制品和容器的耐久性,完善维修体制。为了避免产品过多过快地转变成废物,企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在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将来易于循环利用,降低处理的难度。
至于国民,他们在产品长时间使用、使用再生品和回收循环资源方面有义务进行合作,有义务遵守有关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规定;当制品成为循环资源时有义务协助企业收集;每个国民要从我做起,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
四、日本静脉产业的核心内容
日本的静脉产业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容器包装的再利用产业、废旧家电再生利用产业、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产业、食品再生利用产业、汽车再生利用产业、以及与上述废弃物在利用相关联的回收、运输和再生技术等产业。在上述产业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是废旧家电再生利用产业。
(一)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行业
《家电再生利用法》是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4种废旧家电进行有效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特定法律,自2001年4月起正式实施。各有关方面的职责为:
生产企业/进口企业:要求生产企业回收自己制造或进口的产品,对回收的场所也有义务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必须对回收的废旧电器进行废弃物再生利用。
零售企业:有义务回收自己过去销售的、或在顾客新购买时要求回收的废旧电器。并且要将回收的废旧电器交给生产企业/进口企业或指定的拆解企业。
市镇村:要将回收的废旧电器交给生产企业/进口企业指定的拆解企业,或自行对回收的废旧电器进行再生利用。
消费者:必须将废旧电器交给零售商,同时负担回收、运输、再生利用的费用。再生利用付费标准(见表2):
表2:再生利用付费标准
资料来源:周长益,冯良.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情况,产经论坛,2004年04期。
2001 年4月《家电再循环法》正式实施,全国成立了“家电再循环中心”,并建立了生产商、销售商为主体的家电回收系统,对该法律中规定的4类家电(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进行分类回收。为该法的顺利实施,日本推行了“家电再循环券”制度。“家电再循环券”以家电零售商和邮局发售给消费者的形式使消费者支付了家电的回收、运输及再商品化的费用。消费者将废旧家电送到销售商店,支付收集运输及再商品化的费用。销售商接收消费者送来的废旧家电,或被请求去收取,再将其送至制造商。制造商取回自己生产的废旧家电,并依法进行再循环(如图2所示)。
图2:日本废家电回收、再循环示意图[7]
根据日本环境省公布的资料,2003年度,日本指定的废旧家电回收点共回收家电1046万台(见表3)。
表3:2003年日本废旧家电回收量、再商品化量
资料来源:魏全平,童适平,等.日本的循环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2页。
(二)日本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日本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家庭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集团回收系统和生产商及流通领域回收再利用系统。日本的家庭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首先要求资源垃圾家庭分类,由市町村政府负责收集,或由集团收集,或在销售商店进行回收,最后到分选企业进行加工,再送到各再生处理企业进行再生利用。下面是日本的容器包装和废旧家电的回收再利用示意图。1997年,日本的《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得到正式实施。由各地政府分类收集,然后由容器包装处理厂家进行再生处理的做法从此作为一种义务规定下来。各地政府各自制定分类回收计划,分类执行,然后根据排出量的大小确定各处理厂家的责任份额,由各厂家进行分别处理。
图3:日本容器包装再循环示意图
五、对我国静脉产业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静脉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本政府、产业部门、企业以及全体国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历程、推进措施以及核心内容的选择对我国静脉产业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从发展历程上来看,静脉产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日本静脉产业从萌芽到成熟,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了20几年的时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确具有后发优势,但是我们的制度和技术与日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的静脉产业或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也就是现阶段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从推进措施上来看,静脉产业的发展是政府推动和企业拉动,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成为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的强制性的原动力。社会力的源泉有三:一是经济杠杆——资金;二是社会杠杆——权利;三是文化杠杆——精神。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那么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企业实施静脉产业给与法律上的约束和利益上的驱动,企业在静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三)从核心内容的选择上看,静脉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前提和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领域都适合发展静脉产业。静脉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下4项前提基础之上,即:存在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具有有用的属性;有把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技术;存在着对再生产品的需求。[7]中国的消费结构决定了静脉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家电回收和废旧物资处理,必须建立广大的生产者责任制。
参考文献:
[1]吉野敏行.资源循环型社会的经济学[M].日本:东海大学出版社,1996.47.
[2]聂永有.循环经济条件下静脉产业的发展探索[J].南方经济,2005,(12):96
[3]全浩,黄擎,衣晓红,汪群慧.发展静脉产业是解决废弃物问题的根本途径[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5,(2):152.
[4]韩作樑,张友良,田晖,周岸清.日本家电行业循环制造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家电科技,2004,(10):38.
[5]王青.对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一点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004,(1):26.
[6]范连颖.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日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04,(9):24.
[7]周长益,冯良.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情况[J].产经论坛,2004,(4):3.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