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空气污染面积明显减少 珠三角中部仍严重
30日,广东省环保局与香港环保署共同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监测报告,监控网络在2008年上半年测得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值有72%的时间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至二级水平,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仍处于珠三角中部,但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污染面积所有缩小。
佛山东部东莞西部污染较严重
从监测结果来看,珠三角的空气污染仍集中在中部,上半年区域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超过2的(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不适于一般生活居住)集中在佛山东部、广州南部和东莞西部。与2007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相比,珠三角中部的空气污染区域面积有所缩小,尤其是佛山和广州污染面积明显减少。其中,今年上半年佛山的两个监测点顺德党校和惠景城的指数分别为2.0和2.17,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广州的3个监测点今年上半年的指数分别是:麓湖公园为1.83,万顷沙为2.07,天湖为1.53,除万顷沙监测点比去年同期上升外,其余都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肇庆东部边缘和江门北部的一小块地区也属于超标区域,但今年上半年都已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专家认为,总体上说,珠三角地区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在夏季期间(例如六月份)较低,而在冬季期间(例如一至三月)则较高,主要是因为夏季一般雨水较多及混合层较高,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上偏南的季候风也为珠三角地区带来洁净的海洋性气流。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上半年珠三角沿海一带地区的空气质量一般较区域的中部及北部为佳,可能与沿海一带的污染物扩散条件整体较佳有关。
据悉,粤港区域空气监控网络考察4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目前国家通行的空气监控标准相比,多了一个臭氧的指标。根据广东省环保局此前公布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全省21个地级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根据粤港联合监控的情况看,很明显不是全部达标。专家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与粤港联合监控网络中多了一个臭氧标准有关,也与两个监控网络的监测站点不完全相同有关。
臭氧浓度没下降 灰霾仍严重
国家通行的空气质量监控标准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种,但臭氧的危害在国际上越来越引起重视。专家透露,臭氧并不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由氧气、氮氧化物(NOx)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造成灰霾的原因之一。据悉,臭氧能刺激眼睛、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也会令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病等)患者的病情恶化。
从今年上半年的监控数据看,珠三角地区的臭氧浓度并没有下降,平均值介于0.022毫克/立方米和0.082毫克/立方米之间。而臭氧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包括广州天湖、香港塔门和惠州金果湾。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均下降
与此同时,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珠三角地区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有所缓解。各监测子站2008年1月至6 月期间的二氧化硫总平均值介于0.015毫克/立方米至0.080毫克/立方米之间,比去年同期的0.016毫克/立方米至0.127毫克/立方米有所下降;此外,2008年1月至6月期间,监控网络各子站的可吸入颗粒物总平均值介于0.030毫克/立方米至0.125毫克/立方米之间,与去年同期的0.037毫克/立方米至0.139毫克/立方米相比也呈下降趋势。
专家表示,二氧化硫浓度的下降与近年来广东加大减排力度不无关系。据悉,2006年至今年上半年,广东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减排11.8万吨,比2005年下降9.1%。到今年6月底,全省火电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2519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污染物是否减少需长时间观察
但专家同时指出,污染物是否减少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不是一两年就可以下判断。而且,近几年的监测都显示,珠三角的西北面至珠江口一带地区二氧化硫的平均值普遍较区内其他地方为高,珠三角的中部至北部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值普遍较南面沿海一带为高,污染仍然严重。此外,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控还只停留在PM10的阶段,造成灰霾最主要原因的PM2.5甚至PM1(细粒子颗粒物)都没有纳入监控范围,与市民对环境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据悉,粤港两地环境监测部门将持续监测珠三角地区内的空气质量,并定期向公众发布最新的监测结果,预期明年4月会公布2008年全年的监测结果。
广州清查污染源13万个记者从广州市污普办获悉,广州污染源普查已进入最终数据报送阶段,广州全市完成清查污染源138406个,其中工业源46751家、农业源18493户、生活源72866个、医院27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2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