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北京再生沥青难“再生” 千万元生产设备闲置

更新时间:2009-07-24 08:4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阅读:329 网友评论0

北京每年有大量道路维修改建,铣刨下来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曾被当作建筑垃圾,每年须专门支付几百万元的垃圾消纳费。而建设新路又需要大量沥青混凝土,正如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总经理刘振成所说:“集团每生产150万吨沥青混凝土,砂石料用量就需要143万吨。如果用满载的卡车排成一列,能排上近千公里。”

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的技术人员发现,沥青中所含的碎石、砂子,在北京周边地区已经禁止采挖,但这些原材料在废旧沥青里却“储量”丰富,能不能把它们提取出来充当新制沥青的原料?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本市从2002年开始尝试废旧沥青循环利用,可再生沥青多年来始终处于上无原料、下无市场的尴尬中,生产企业被迫只能“偷”着用。

千万元生产设备长期闲置

市政路桥建材集团作为北京道路路面材料的大型同步生产骨干企业,曾参与过长安街、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城市环路道路和八达岭、京开、京沈等高速公路的供料任务。

为了让废旧沥青变废为宝,技术人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2002年开始进行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应用:先把回收的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破碎,筛分出有利用价值的材料,然后选择添加再生剂和新沥青,使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满足技术要求。

经过反复试验,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研发的场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达到了新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

但由于废旧沥青的供料不足和施工方对再生沥青混合性能的不同认识,再生沥青这项环保技术只是先后在羊坊店西路、二环路改造工程辅路施工中初露锋芒后,便再难登“大雅之堂”,建材集团花费10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的生产设备也一下成了“半年闲”,一半以上的产能不得不长期闲置。

再生沥青首次铺上高速路

在部分建设单位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再生沥青迎来了转机。“再生沥青在北京投产7年后,终于被用在了高速公路的路面上。”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总工程师柳浩说,尽管该公司整个六环路改造工程的供料区间只有区区1公里长,但在她看来,这项环保技术毕竟开始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在此之前,企业生产的再生沥青只能“偷”着用——在一些新建住宅小区中被用作路面及停车场铺设。

短暂的欣喜过后,再生沥青仍没有解决旧料无来源、产品无市场的生产桎梏。

施工单位修路时铣刨下来的废旧沥青是再生沥青的基础原料,但目前除了同为北京市政路桥控股下属的兄弟单位在道路作业时尽可能“接济”一下外,即使是与再生沥青生产车间相距几公里的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单位也从未主动与建材集团联系,把废旧沥青当原料送过来“再生”。另一方面,由于再生沥青生产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用量有限,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早年扶持政策成一纸空文

对于再生沥青这项环保技术所面临的窘境,一些业内专家开始呼吁政策扶持。

其实,早在2002年6月,根据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市政管委、市环保局等多个部门曾联合下发了《北京市路面沥青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管理办法(试行)》。从此,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场坪、桥梁等设施改造拆除时产生的沥青混凝土旧料,必须集中运送到旧料再生企业,由再生企业予以回收加工再生利用到路面建设施工中。

明明是伴随着新技术产生而出台的扶持政策,为何在此后被多数施工企业当做耳旁风?市住建委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02年,前身为市政局的北京市政集团下属各施工企业原本想通过再生沥青技术引进降低成本。可随着近来本市道路施工企业多元化和主管部门的多头管理,“办法”几乎成了一纸空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北京再生沥青难“再生” 千万元生产设备闲置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