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市雨水何时变“废”为宝?
9月初,一场多年未见的连阴雨令太原市的防汛气氛骤然紧张。一边是持续降雨导致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市政设施排水压力增大,一边却只能眼瞅着天上之水白白流走。作为一个严重缺水型城市,太原市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如何,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
一年流走两湖水
在市节水办,记者看到的一组数据令人吃惊。统计资料显示,太原市年均降雨量为459.5毫米,每年白白流走的雨水达5556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晋阳湖还多。
工作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按太原市城区总计5.6平方公里绿化面积,每平方米浇水80毫米计算,全市每年仅绿化浇水一项就耗水448万立方米,水费达1000多万元。"如果能把污染小、处理简单、公众又易接受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清扫、绿化,那可是件既有利社会又节水省钱的好事!"市节水办副主任谷太华这样说。
雨水回用有先例
据介绍,目前城市雨水回用,主要有储存、入渗和缓洪三大作用。按照太原市地形,也有专家建议,如果能在环境污染少的东山一带实现雨水回用,对市区缓洪排水也有减压作用。
2007年,市节水办首次尝试在东山新建的龙观天下小区,建立收集雨水回用系统。据测算,该小区实施收集雨水回用工程,每年可直接收集雨水5000多吨,节约水费2万余元。今年,太原市在长风文化商务区和太原南客站建设中,也都引入雨水回用设计理念。雨水回用工程在太原市才刚起步。
人们认识待提高
在国外,雨水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早已引起重视,并有许多成熟经验。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虽然起步较晚,这几年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北京、深圳等地因缺水形势严峻,雨水利用的步伐明显加快。
参考外地经验,太原市也曾有过许多设想。比如:在机场大道、滨河东路两侧修建入渗池、铺透水砖,使雨水回渗地下,回补自然;利用长途汽车站顶篷面积大的优势,收集雨水满足站内冲厕使用;在大型展馆周边,设置雨水回用系统。但是,囿于人们认识和气候条件限制,一些企业看到投资几十万元建起的雨水回用系统,要数十年才能收回建设成本时,都认为这只是件"叫好不叫座"的事情。
啥时能变"废"为宝
今年6月,太原市已有政协委员就城市雨水利用提出建议。《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要推进城市中水回用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43条也规定:"各类民用建筑应当配套设计、安装雨水回收利用设施。"目前,市节水办已就此展开雨水回用规划设计,并将在市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眼下,雨水回用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作为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制约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经济发展,利用城市雨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区良性水循环,太原市大有可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