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河污水处理厂成为大连石化新水源—中水回用样板
顺着一条长约9公里的输送管道,辽宁省大连市春柳河污水处理厂每天3万多吨经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流到近邻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厂区,经过8道工序的深度处理后,成为锅炉给水和循环冷却补充水。这是记者近日在大连石化看到的中水回用模式。
随着我国水资源缺口的不断增大,寻求新水源日益受到各地方和企业重视,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大连石化再生水回用项目在目前国内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在运作模式和技术组合方面或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大连市淡水资源贫乏,缺水已经成为当地部分企业发展的瓶颈。大连石化副总经理马安告诉记者,水资源是炼油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充足的供水,无法扩大产能甚至无法保证正常生产。
作为用水大户,大连石化近年来多方开辟新水源,在2003年建成投用了当时国内最大的5500吨/日海水淡化装置,2006年投产了3万吨/日的再生水装置一期项目,日产1万吨循环冷却补充水与一级除盐水,近日投产了二期项目,日产两万吨工业用一级除盐水。
马安介绍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从1998年的每年720万吨提高到现在的2050万吨,自来水供应量没有增加。目前日用水5万吨,其中因增产而增加的每日3万吨生产用水全部由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回用两项工程解决,大大降低了对自来水的依赖程度。大连市政府对此项目给予有力支持,配套建设了从春柳河污水处理厂到大连石化的输水管道。
据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介绍,再生水二期工程竣工投产,使大连石化具备了每天3万吨循环冷却补充水与一级除盐水的产能,每年可节约新鲜水610万吨,相当于8万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总量,同时可减少氨氮排放量约210吨,减排化学需氧量约380吨,减轻了废水排海造成的环境影响。
马安介绍说,大连石化中水回用工程是扩建改造项目,可利用场地十分有限,通常的水处理工艺无法应用。如何进行工艺的优化组合成为项目实施的关键。
在大连石化中水深度处理工程现场,记者参观了流动床生物反应器、气浮滤池、超滤和反渗透等装置和设备,日处理3万吨的工程占地面积7823平方米,比目前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节省了一半。其中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和气浮滤池尤为节地,分别占地为841平方米和609平方米。据了解,这两个流程是后续超滤和反渗透脱盐工艺的前处理工序,也是整个处理流程的关键环节。这么小的空间,每天要处理3万吨中水,如何保证其处理效果?
此项目的总承包商——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清告诉记者,这两项技术工艺成熟且处理效果良好。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达斯玛的专有技术,研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流化的生物载体,比表面积大(500平方米/立方米)、空隙率大、耐腐蚀性强,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占地面积小且处理效率高。
至于气浮滤池,是溶气浮选池与多介质滤池相结合的新型工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气浮滤池与普通污水处理厂巨大的圆形滤池和巨大的刮泥机截然不同,滤池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溶气浮选池,经过流动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水首先与溶气水混合,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凝物表面,使其上升到液面上层,形成悬浮污泥层,在流动到污泥槽附近时,由一台小型的转动刮泥机将其刮走。浮选后的污水自动流入下层的多介质滤池,其中所含小部分悬浮固体被截留于此。从这里流出的清水基本上看不到悬浮物,据介绍,其浊度小于0.5NTU。这个双层滤池刮渣所用的仅是一台功率550瓦的刮泥机。
这个项目虽然投资大,但运营成本较低,可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杨海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污水处理厂得来的中水,每吨0.6元;处理达到循环水补充用水水质,成本大约2.09元/吨,而大连市工业用水价格约3.52元/吨,由此,每吨可节约成本0.83元,每年可节约成本近150万元(5000吨/天×360天×0.83元/吨);电厂除盐水制水成本每吨8.13元,目前大连石化以自来水为水源制除盐水的成本是每吨12.23元,每年可节约成本约3690万元,两种产品水合起来每年共节约成本3839万元,预计8年左右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