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华委员呼吁:当务之急解决湿地生态补水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系统。2003年结束的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自然湿地面积36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6%的世界平均水平,现有湿地资源因水源短缺及人为因素面临着巨大威胁,保护湿地资源的任务十分紧迫。
2006年,有关部门专门组织力量重点调研了吉林莫莫格和向海两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了吉林莫莫格湿地及鸟类栖息环境、莫莫格油田开采区湿地植被恢复示范工程、向海国际重要湿地及其生态缺水等情况。根据调研情况,目前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许多重要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湿地缺水严重,面积萎缩,生态退化显著;二是湿地资源被过度利用,人为活动频繁,加之湿地缺水,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如果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这些湿地将继续退化、萎缩,沙化面积扩大。这些问题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普遍性,许多湿地已经因缺水导致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2007年,根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国际重要湿地专项调研,我国的36块国际重要湿地中,有15块面临着生态缺水的严重威胁,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它们是内蒙古达赉湖、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东、西、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云南大山包、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西藏麦地卡国际重要湿地,青海的扎陵湖、鄂陵湖、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缺水的主要原因,一是北方多年来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二是在湿地内、连通湿地的水系上修建大量的水利、道路等人工设施,阻隔湿地水系连接,造成湿地缺水。三是湿地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活动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使湿地水质恶化,造成水质性缺水。四是水资源调配不合理。由于生态缺水严重,我国部分国际重要湿地面临着被列入《湿地公约》“黑名单”的巨大风险,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将很可能对我国在自然生态保护上的国际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从长期发展来看,制度化地解决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用水问题,是湿地保护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一是需要解决区域水资源总量下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水量分配问题,对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应当保障湿地生态水权,解决湿地保护的生态用水指标。二是在确定了生态用水指标后,需要解决由谁来支付水资源费和维持输水系统常规运行的费用。如果这两个主要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用水机制则有望落实。
根据当前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需水的紧迫状况,我们建议尽快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建立湿地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把自然湿地生态用水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的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等相关规划之中,保障生态用水指标,保障补水经费。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中,明确自然湿地生态用水的地位。当前,建议在黄河流域、三江平原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选择严重缺水,且具备生态补水条件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湿地生态补水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二是建立湿地生态用水协调机制。水利部门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经常性地沟通湿地生态用水的有关情况,协商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协调机制,共同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