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将正式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
记者从昆明市节水办获悉,近日,昆明将正式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省市业界专家称,昆明综合水准已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通过多年努力,昆明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取得巨大成果。截止今年上半年,昆明万元GDP取水量24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1000 立方米/万元,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1%以上;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率91%,城市再生水利用率54%,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4%,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 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35升/人/日,以上指标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链接
再生水、雨水利用建设 位居国内先进水平
截至今年6月中旬,昆明市已经建成260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总设计处理规模达到8.9万立方米/日。实际正常运行的是236座,运行率约为 93%,为全国最高水准。
近年来,昆明市大力推广再生水利用,仅去年就新建再生水利用设施163座,设计处理能力每天4.2万立方米。昆明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新、改、扩建工程完工通水,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扩容后达到日处理污水110.5万立方米。同时,昆明第一、二、三、五、六、七、八污水厂出厂尾水从国家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的建设项目也开始进行运行调试。主城六座污水处理厂年处理城市污水20660.6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87%,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27%,处理后污水回用率66.10%。
此外,截止今年6月下旬,昆明市已有百余座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在建或完成前期工作。
自去年9月昆明市把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纳入节水“三同时”制度以来,昆明市百余符合建设条件的新建工程项目同期配套建设了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昆明业界专家称,在城市建设中,日益增大的不透水面积使雨水不能渗入补充地下水,加剧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甚至城市局部洪灾。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的雨水拦蓄下来利用,既增加了城市可利用水资源量,节约了自来水,还可以有效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涵养地下水。7年来,昆明市节水办持续开展、推进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目前已建成已建成 20余座雨水利用工程。
城市雨水收集 利用技术模式
目前,作为城市雨水收蓄利用的政府主管部门,昆明市计划供水和节约用水办公室推荐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在学校、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单位里面和道路两侧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减少地面积水总量,并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消防、水景景观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也可回灌补充地下水,努力实现社区雨水零排放。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二、改变绿化带的模式,使其具备收水功能。推广下凹式绿地,提高绿地草坪的雨水入渗能力
三、建设屋面雨水集蓄与回用系统。从屋顶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和过滤等简易处理后主要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和家庭的非饮用水(如冷却循环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厕所冲洗水等)。深圳振业城的建筑,每个房顶屋檐处的瓦片有个非常醒目的断接部分,不少购房者以为是少放置了一层瓦片,其实不然,这些屋檐边上的小沟,是雨水收集系统,它可以收集从屋顶落下的雨水,再通过管道导入整个水系统中,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为人工湖区补充干净的水。
四、修建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中,铺设雨水管道一律采用下渗管道,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人行道面采用透水砖铺设,一可下渗补充地下水,二则可以减少泄洪径流、减轻管道压力,可谓一举有多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