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资源化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城市,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部署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面临的巨大挑战。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日前在“2010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介绍了该市多年实践和深入探索的经验以及破解难题的基本策略和工作途径。
据介绍,北京市的基本策略是:“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安全供水、管理雨洪、安全度汛、中水利用、循环水务”。北京市节约和利用水资源的基本途径为:一是坚持节水用水,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三是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雨洪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只能缓解水资源矛盾,北京属于缺水性城市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调水前,人均水资源量216立方米/年;调水后,北京一次水资源总量为48亿立方米 53亿立方米。按静态计算,人均水资源273立方米/年(按年调水10亿立方米计)和人均302立方米/年(按年调水15亿立方米计)。相当于该市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南水北调后,该市人均水资源量仍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缺水下限,比人均380立方米的以色列还少。北京仍是严重缺水的城市。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在充分节水的情况下,2015年预计需水总量为42.1亿立方米。可见,若遇干旱年景,光靠一次水资源很难满足用水需要。
污水深度净化是实现水功能目标,完成国家确定的COD减排任务的迫切需要。一是北京市地表水功能目标要求污水处理厂必须大幅度提高出水水质。这是由河流径流特点和自净能力决定的。二是北京每年新增30万人,年新增COD7665千克,减排压力日益增大。这仅靠达标排放治理污水很难完成减排任务,必须将提高污水处理厂水质和再生水利用纳入减排工作。
挖掘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是建设“绿色北京”的重要内容。因为北京污水总量大,年产污水13亿立方米,其中城区9亿多立方米;污水处理率高,城区达到94%,郊区达50%;启动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指标将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为扩大污水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