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需携手拯救“亚洲水塔”
印度环境部长贾拉姆·拉米什正在北京访问,中印两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达成了一致。此外,两国探讨联手应对青藏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区冰川消融给两国水资源带来的挑战。喜马拉雅冰川加剧消融是全球气候变暖呈现出来的后果之一,并且仍将持续恶化,而中印两国在与发达国家的气候谈判桌上,必需谨慎出牌,保证在经济增长国家安全的同时,担负适当的气候责任。
从包括喜马拉雅地区在内的青藏高原发源的河流包括我国境内的黄河、长江、印度境内的恒河、以及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后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澜沧江(进入东南亚后称湄公河)、怒江(进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和狮泉河(进入克什米尔后称为印度河)等国际河流。青藏高原每年向这些河流提供860万立方米淡水,养活着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亚洲地区的十数亿人口,因此被称为“亚洲水塔”。
由于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 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同一年,绿色和平对珠峰绒布冰川的消融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通过1968年与2007年的对比图片,在高原东北边的长江源和黄河源,冰川退缩显著,速度惊人。昆仑山的玉珠峰冰川三十多年来平均每年退缩超过40米。恒河源头也在经历同样的危机,干戈特里冰川在1998 年一年里就退缩了30米。
新的考察发现在不断敲响“亚洲水塔”告急的警钟。但IPCC的预测并非听天由命的“墓志铭”,而是依照目前升温态势的科学推演。如果人类合手竭力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亚洲水塔的消失仍可避免。同时,饱受台风、洪水、大旱等极端天气灾害侵袭的亚洲人民,亦可逃脱未来更加剧烈凶险的气候灾难。
全球科学家发出警告,要让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内,世界各国必须齐心协力地大力减排。由于对造成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发达国家到 2020年总体排放量需降低到比1990还低40%的水平;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则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排放增长。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这些必要的承诺是否能被写进下一部全球气候协议的法律条文,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的碳减排力度,并直接关系到地球上的冰川、河流、海岸和广大人口的生存发展。
面对这个正在变暖的世界,作为两个拥有最大人口的国家,中国和印度有着许多共同忧患:冰川消融和水资源匮乏、农业产量受损、灾害加剧、扶贫努力受阻等等。在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成为主流议题的21世纪,作为两个还在发展基本经济途中的国家,中国和印度更面临着一个相同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增长提高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国决策者都已意识到需要摒弃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驱动的高耗能增长,探索绿色、可持续的低碳经济之路。
喜马拉雅的冰川既是中印共同利益与挑战的一个缩影,也象征着新的时代机遇。在距离关键的哥本哈根会议不到15个星期的时候,印度环保部长的这次访华将无疑会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观望两国是否将开启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新时代。毕竟,为着超过全球总数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和印度都将必须在推高全球减排野心、促成公平有效的哥本哈根气候协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国在抗争全球变暖、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进入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将为更广大的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国家树立鲜活的榜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