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之痛 管道标准低难堪暴雨袭
在今年“5·7”、“5·14”两场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中,中山一路—梅东路、暨南大学和新港东路都遭遇了严重的水浸。记者从广州市三防办获悉,上述三个群众比较关注的水浸点,已由市三防办的几位副总指挥各自“认领”,牵头进行专项整治。
在5月14日那场暴雨中,新港东路路段严重水浸,积水在短时间内浸入地铁二号线部分管线设备,致使琶洲至磨碟沙段停运。暨南大学则在“5·7”、“5·14”两场暴雨中都变成泽国,被戏称为“暨南大学威尼斯分校”;中山一路—梅东路在两次暴雨中都未能幸免于难,出现严重水浸,威胁沿线居民和商铺。上述三个水浸点过去虽然也有水浸情况存在,但从未如此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其水浸情况加剧?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广州市排水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
据了解,中山一路—梅东路水浸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雨量太大,河水顶托,造成内涝;另一方面是该处排水管道已经“上了年头”,设计排水标准不能满足当前城市排水需求。市排水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山一立交地下是两条直径1米以上的排水管,不仅要收集中山路沿线的来水,还要承担东风路的排水。因此,当雨量超标的时候,这两条排水管就难以负荷了,且管网的收水系统也存在问题。此外,目前沙河涌支流水均岗支涌正在进行截污工程,其施工可能影响了河涌过水断面,使去水不够畅通。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越秀区正在市水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中山一路—梅东路水浸点的整改方案。初步的设想是要改造管网,并且进一步疏通水均岗支涌,保证暴雨来的时候水均岗支涌去水畅通,同时要求市污水公司落实沙河涌沿线截污管的管养责任,保证污水管拍门井能够正常打开(河涌沿线污水管都设有拍门井,当水量过大时拍门井打开,水可以直接流入河涌,避免管道内来水过多产生溢流)。
科韵路—新港东路立交桥底在两次暴雨中都出现了严重的水浸,有人猜测是否与施工有关。市排水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处内涝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这里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二是这里只有一条雨污合流排水管,管道不能满足大暴雨下的排水需求;三是管养单位没有很好地落实管养责任,使已经建好的排水泵站不能正常使用。目前,科韵路—新港东路立交桥底水浸点交由海珠区具体负责整治,将制定一个“短期应急+长效治理”的综合整治方案。短期内,要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措施;从长远看,还是要完善此处的排水设施,包括改造排水管、恢复排水泵站功能等。
暨南大学连续两次遭水浸,与校内排水管网设计标准落后也有关系。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本来打算将暨南大学水浸问题与中山大道华师正门水浸点合在一起进行治理,方案是扩大排水管管径,从华师正门引一条主排水管经过暨大,并对暨大校内排水管网进行改造。但该方案的实施涉及道路开挖和校园借地施工,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目前针对华师正门水浸只能采取临时强排的措施,而暨大的水浸问题则仍然要依靠管网改造来解决。
市排水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查明的还是初步原因,而整改方案也已交由各区分头制定,市水务局负责对整治方案进行指导。记者获悉,为彻底解决因硬件设施未达标造成的水浸问题,广州市三防办已经决定明确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其中,中山一路、暨南大学和新港东路三个群众比较关注的水浸点,已由市三防办的几位副总指挥各自“认领”,牵头进行专项整治。
新闻纵深
排水系统“五年一遇”标准如何实现?
7天,距离上次仅仅7天,广州又迎来了一次“红色暴雨”。市三防指挥部通宵值守,车主们忙着挪车,下晚班的人们把夜班车都快挤爆了……这或许是令广州最焦虑的一个汛期。
到底是天的原因还是人的问题?广州何时才能告别“水浸街”?深受暴雨之苦的市民不断诘问,期待一个完满的答案。
两场“红色暴雨”仅距7天
5月14日晚11时50分,广州气象台暴雨预警信号从橙色升级为红色,三防部门随之也启动了暴雨一级响应。5月7日,广州从有预警系统以来“第一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仅仅过了7天就有了“第二次”,且降水强度甚至超过了“5·7”暴雨,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为145.69毫米。
两场“红色暴雨”只相距7天,2010年广州的汛期来得特别猛烈。
“我看过一个材料,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广州的降雨是比较有规律的。而现在,规律已经不太起作用了,高频率降水总是不断出现,就像‘押大小’一样。”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给排水专家陈伟雄如是说。
河涌泄洪已显然不够用
“落雨大,水浸街。”老一代广州人记忆中温馨的“水浸街”,如今却是令新一代广州人深恶痛绝的“城市病”。“水浸街”带来的出行不便、财产损失等不利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扩大。
“广州‘水浸街’与外江水位有很大关系。”陈伟雄说,“我们这个城市比珠江高水位高不了多少。龙舟水来的时候,荔湾等老城区有些地方比外河水位还低。水浸街最早就是这么来的。”在他看来,广州有些地方在龙舟水期间采取强排是难以避免的。
遍布全市的大小河涌曾经是广州天然的泄洪道,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河涌淤塞、河道变窄或成为断头涌,其水利作用大打折扣。再加上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硬地化”水平上升,许多河涌的排洪作用已经显然不够用。
一位长期研究广州城市排水的专家说,巴黎早在19世纪中期就着手兴建规模宏大的地下排水系统,而长期用河涌水系行洪泄洪的广州人并没有这种意识。建国之后广州开始大规模兴建城市排水系统,但当时也没有估计到今天城市发展的规模。时到如今,广州人不可能像巴黎那样在城市地下塞下一个排水道宽3米的排水系统。
标准如何提高到“五年一遇”?
集中的暴雨使广州市的排水系统和三防部门、抢险队伍都面临着严峻考验。根据市水务局给出的一项数据,现有的排水管道中重现期为一年一遇的占83%,重现期为2年一遇的占9%,中心城区还有部分重现期为半年一遇。
“一年一遇的标准并不等于很差。”陈伟雄向记者指出,所谓“一年一遇”大意是指排水体系达到大约一年只水浸一次的标准。理论上来说,如果排水系统真的能一年只淹一次,老百姓应该还是能接受的。但随着暴雨强度越来越大,加之广州独特的地理地貌,“一年一遇”这个国家制定的标准,放在广州或许不太切合实际了。
陈伟雄认为,即使是按“一年一遇”标准建设的排水系统,如果能够正常运行“也是不错的”。但地下排水系统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中或许已经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变化,比如某些管道或许早就已经被弄断了或堵上了,又或者某些管段随着地形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致使其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现在,面对大大小小的水浸街与市民、媒体的责难,广州市决心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逐步提高到“五年一遇”,即能抵抗69毫米的暴雨。不过,在许多给排水专家看来,这个任务确实很难完成。即使广州市大部分内街地下排水管直径只有0.5—0.8米,许多主要道路排水干管只有1.2—1.8米,但各种地下管线实际上已经将道路下的空间塞得严严实实。“而且我们不可能把城市掀个底朝天,重新建一套排水系统。”一位排水专家如是说。
陈伟雄认为,将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到“五年一遇”,并不意味着所有管道都要加粗。在解决城市排水难题上,并非只有“巴黎模式”一条路。“伦敦通过挖一条直径12米、地下60米深的隧道,将城市的水输送到下游慢慢解决,效果很明显,而且也很便宜。”
“广州的流花湖、荔湾湖其实干的就是这个事情,在龙舟水来的时候,削平洪峰,减轻城市排水压力。或许我们可以多从整个系统来考虑,不要头痛医头,应该在有条件的地方才修大管径的排水管。”陈伟雄认为,增加能够调洪蓄洪的人工湖、增加能够涵水的湿地绿地,对于治理广州“水浸街”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