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垃圾场”变成绿色奥运村 悉尼的奇迹演绎
2000年悉尼奥运会作为第一届“绿色奥运会”而被载入史册,“美丽悉尼,绿色奥运”的申奥口号也被视为悉尼当年以两票的优势压倒北京获得第27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重要法宝。现名“奥林匹克公园”的悉尼奥运村,就是一个变废为绿、变废为宝的奇迹。本报记者日前亲身探访了这一奥运故地,在领略其“绿色” 理念的同时,也感叹其赛后利用的“多元化”趋势。
废墟上建起奥运村
“自1924年奥运村首次问世以来,悉尼第一个将奥运会全部体育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新闻中心集中在一个区域,省却了运动员与记者在住地与赛场之间的奔波之苦。这也是悉尼当年获得国际奥委会青睐的另一个法宝。把奥运村选址在霍姆布什湾,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决定。”全程参与了昔日奥运村选址、规划、建设的悉尼市原副市长曾筱龙向记者表示。
位于悉尼市中心以西约30公里、帕拉马特河上游的霍姆布什湾,曾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垃圾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那里填埋了 900万立方米的生活和工业垃圾,不仅地下埋着垃圾,地上还矗立着数十座由废弃物堆积成的小山,高度在13米至28米不等,在760公顷土地中有160公顷被严重污染。“在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后,政府当机立断,利用奥运场馆的建设拔掉了这个‘悉尼污点’,投入23亿澳元进行环境改造。曾有一位美国环境专家讥讽这一选址完全是‘一个便宜的、便利的和肮脏的选择’,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看走眼了。”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局新闻官菲利普不无得意地向到访的本报记者讲述这个“绿色奇迹”。
对于堆积成山的垃圾,为避免因搬动扩散污染,专家们设计了就地掩埋的方案,采用1米厚的黏土层对垃圾进行封闭,有效地保证了就地掩埋的垃圾不渗漏、不再次污染。同时,地面还种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涵养水土、净化水质,利用叶子净化空气。这期间,著名的民间环保组织“守护土地”专门为奥运组织了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其会员包括学生、市民、公司职员和政府官员。他们利用周末乘着火车,自带食物前来植树,而当地的居民和农户则担负起管理和看护的责任。昔日的超级废墟面貌一新,成为有超过2/3的面积是绿地的现代化奥运村。
使用清洁能源、循环水
在奥林匹克大道靠主体育场一侧,排列着27组高30米、形似“长颈鹿”的太阳能塔。菲利普告诉记者,这是奥运村的供电设备,可以满足全部体育场馆的照明,每天照明时间可长达6个小时。而能容纳1万多名运动员的运动员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社区”,其太阳能设施每年所产生的100万千瓦小时的电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站的发电量。耗资1590万澳元的循环水利用工程,每天不仅能确保奥运会的全部用水,还可节水700万升。据称,奥运村每个场馆屋顶都装有接纳雨水装置,强大的回收设备将把雨水和废水全部收回,进行三级处理然后用来灌溉奥林匹克公园的草地、花圃,冲洗奥运村内的2500个厕所。除此之外,“绿色”概念处处都有体现:负责运送运动员的2000辆巴士全部用清洁能源“压缩天然气”做燃料,以减少排放;引入4000万条蚯蚓,在各奥运场馆建立半露天蚯蚓站,利用蚯蚓降解植物废料、食物残渣和纸张等垃圾;尽一切可能采用自然照明与通风,体育场顶篷是专门为澳大利亚气候环境设计的,使在白天比赛能有充足日光,运动场的设计考虑了自然通风,没有使用任何机械通风装置,不用氟制冷的冰箱或空调机……
据介绍,悉尼的大多数场馆设计非常简洁,尽量少用材料,而且设计非常灵活,以便改变其用途时容易拆卸而不造成浪费。永久性建筑及构件大都考虑到使用寿命,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临时性建筑则考虑能满足使用要求即可,不过多使用高档材料。为避免奥运会后污水处理能力过剩,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按照奥运会举办期间全部污水的80%进行设计,其余20%送往其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废物”的回收利用也是悉尼奥运工程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中,2000年奥运会主会场建设使用了22万立方米其他建筑拆除时留下的废料,国际射击中心90%的建设木材都来自废物回收再利用。
场馆建设为青蛙让道
在菲利普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处水面外面的环行道。据他介绍,这里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原本规划用来建设奥运会网球馆,后来发现,底下水面有当地受到保护的一种青蛙——绿色金铃蛙。这是一种有毒青蛙,体长5~8厘米,寿命可达15年,曾经是澳大利亚境内一种颇为常见的动物,但近年来其身影却日渐稀少。1992年,当这种毒青蛙被再次发现时,悉尼政府对奥运村的规划进行了大幅调整,决定放弃建馆,以对绿色金铃蛙进行特殊保护。除此之外,又投资700多万澳元建成观景环行道。为确保观景人没有给蛙类带来影响,科学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为防止青蛙夜间穿过离水池百米外的马路时被汽车碾到,他们又在马路侧面专门修筑了网栏。
“我们甚至做好了为保护鲸鱼而将奥运会帆船比赛延期的准备。”菲利普说。原来,有人担心迁徙的鲸鱼可能会影响悉尼奥运会帆船比赛,组委会经调查研究后表示,虽然每年9月会有大批鲸鱼游回南极,个别鲸鱼会在悉尼海湾滞留几星期才离开,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尽管如此,组委会仍旧表态,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为了运动员的安全,也为了避免鲸鱼受伤,奥运会帆船比赛只能延后举行。
运动员村赛前就已预售
“其实,在悉尼奥运会之前,运动员村的房子就已经全部预售完毕。”当菲利普告诉我这一事实时,记者还是有些吃惊。悉尼运动员村设有 660间联排别墅、1400间公寓和500间临时组合房,总共可容纳15000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建设这一项目时,组委会就考虑了它的赛后利用——成为可容纳5000人居住的生活社区。在建造时,每套房的内墙被设计成可以拆分;虽然奥运期间运动员只需在奥运村的大型餐饮区用餐,但考虑到将来使用,房间还是配备了厨房设施。奥运会期间,政府采取回租的方式,从业主手里租房子给运动员居住。奥运会结束后,房子又回到了业主手里。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房屋的空置和有效利用。奥运会结束后,每套房间只需铺上地毯、重刷墙面、安上厨房用具,就能变回普通住宅。现在,运动员村成为悉尼纽英顿新区的一部分,社区配备有学校和购物中心。
同样,2002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又将奥林匹克公园记者村出售给奥斯托兰德地产公司并卖得了近1亿美元的好价钱。这个曾在奥运会期间容纳6000多名新闻工作者的记者村,出售后将被改建成拥有750个独立单元的高级公寓。
奥运村里建起企业园区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在奥运会之后也曾经历过经营危机,以2002年为例,能容纳11万名观众的主会场澳大利亚体育场仅举办了8场体育赛事。“2004年开始奥运匹克公园的经营有了起色,这得益于2003年政府调整了原有的把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成体育产业发展区的规划,将其重新定位为会展和娱乐中心。”会展和商业演出,成为了体育场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澳大利亚体育场通过看台的灵活移动,可以举办足球比赛,也可以举办美式橄榄球和英式橄榄球比赛以及棒球比赛,现在是悉尼最受欢迎的橄榄球队的主场。
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公园的保留节目还包括艺术展览、播放电影、露天音乐会、体育馆开放日等。“欢乐夏日”是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每个周末举行的固定活动,它常常使游人回忆起2000年在这里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在这一系列综合性体育文艺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是模拟奥运会组织的各种项目的业余比赛。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报名参加,尽情体会做“奥运选手”的乐趣。
让记者吃惊的是,奥林匹克公园里仍有多处地方在大兴土木。菲利普告诉我,这是在建企业园区,准备吸引一些高科技、高成长性、低污染的企业进驻,“目前已有一些IT精英率先成为了驻扎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企业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