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破解跨界水污染困局--访全国政协委员吴春梅
去年,安徽大学副校长吴春梅委员在“两会”上的关注点之一是淮河治理,今年,她的提案仍与淮河有关。“淮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近年来跨界水污染事件在一些地区频频发生,威胁群众身体健康,而且给相关行政区域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了跨界地区的社会稳定。所以我要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置及赔付办法,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吴春梅说。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居我国江河流域之首,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的增加,工农业污染的加重,使淮河流域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999年至今,安徽省淮河流域共发生23起严重水污染事故,其中20起造成渔业养殖损失,两起影响群众饮用水安全,一起导致农田污染,这些污染事故大部分是跨界排污造成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流域上游引进水污染项目,就会出现上游发展了经济,下游污染了环境。这种现象令吴春梅感到痛心,她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了跨界水污染防治的低效,从而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制度痼疾。
吴春梅说,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淮河流域的污染问题就得到关注,并从机制和法律法规上进行了规范,但治理难度依然很大。不管是《水污染防治法》,还是《关于预防与处置跨省界水污染纠纷的指导意见》,对跨区域环境问题的责任追溯程序及赔付金额,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跨界污染纠纷主要是由当事双方政府协商解决。但是由于欠缺制度和法律规定,仅靠协调解决的办法往往难以奏效。
“跨界水污染困局,需用法律之剑来破解,希望有这方面的法规及时出台。”吴春梅表示,只要淮河治理尚未成功,她就会一直关注这条母亲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