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晏铭:期望报纸瘦身提案能在两会出炉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前来报到的委员们与往年不同,没有文件袋,而是用一台手提电脑率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减少用纸量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表率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次从委员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全社会无纸化办公的推进便从此正式拉开“幕布”。
而一提到纸,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报纸,每个城市里日日皆有一份或几份报纸等要出版发行,其中的“厚”是大部分报纸的共同追求,“报里有报,刊中有刊”更是其一直“奋斗”的最高目标,日印40 版、60版、80版以至百版甚至超过100版是有目共睹。纸张的制造是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有数据显示:每生产1吨新闻纸则要耗费100立方米水,这些水大都没有循环利用,造纸不仅浪费、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还产生大量的废水,江河湖泊高于30%的污染源就是来自于此。
据XX 报业集团的简介证明:“《XX晚报》日发行量100万份,最高时可达120万份”。一份60个版面的晚报或都市报的重量约为150克左右,按此和每天百万份发行计算:一个晚报或都市报社每日用纸量则为150吨左右、年用纸量就是54750吨左右,这还不包括印刷报纸时所产生的下脚废料。“南平造纸厂的刘经理告诉记者,造1吨新闻纸大约要用3。1立方米的马尾松,相当于砍掉17棵树”(2003年6月1日环球时报)。
其实,只发现新闻纸耗费树木资源和在制造新闻纸中付出对环境的污染代价还是不够的,尽管废报纸是可以再生的,但废纸的再生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漂白”再生纸的过程仍然污染环境,因脱墨、消毒还会排出污水,由此也不难看出,纸张的过度消耗就是一种生态破坏,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决不能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因为“造纸业是导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是山东一家造纸厂负责人总结出的结论。经营报者因“过度用纸”固然获得了“额外”的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但制造新闻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在我国,日发行上百万份的晚报或都市报的城市为数也不在少数,纵观这些晚报或都市报,时常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广告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可真正值得读者可看的新闻又能有几条?新闻纸变成了地道的广告纸,为了给本部门换回可观的广告费,整版、整版地与“真人”儿差不多的玉照和演艺界等的“星星”们时常从头到脚、袒胸露背地“光顾、亮相”于报端,对读者的不恭不敬可见一斑,其节约用纸的观念和委员们的用纸意识差别之大是“高天和平地”。
毕竟报社是用纸的超级大户,在我看来,报纸大可不必采用新闻纸整版、整版地刊登广告,应当采用网络媒体来逐步取代传统大量用纸行为,因为“我国网民数已达2。98亿,宽带网民数2。7亿,均列世界排名第一”。有这样大的资源优势,报纸完全有瘦身的完备条件和“土壤”。委员们提案可用笔记本代替“文件袋”,消耗新闻纸的大户们是否也可寻求刊登广告的 “替代品”?
面对委员们无纸化办公,导演尹力则直言:“早就应该这样了”,“那么多材料,大家都是选择性阅读,现在是信息化社会,电子媒体多发达啊,真是早该这样。”但愿尹导演的这番话能打动追求“厚”报的决策者们,在已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的两会中,人们更期望有委员们能提出“报纸要瘦身减肥”的提案来,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达到双管齐下、“标本都治”的目的,这样一来,何愁“湖不绿,水不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