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脱硫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更新时间:2009-06-12 15: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670 网友评论0

美国用30多年时间发展起来的产业,中国用了8年,这就是中国脱硫产业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烟气脱硫市场,脱硫产业从只有两家企业的小规模起步,发展到如今仅年新增需求就达164亿元的市场。

快速成长的脱硫产业就像一个故事多、非议多、经历复杂的年轻人,在混乱、躁动的青春期后,开始回归理性,抛去浮华,从容成长。

从硝烟弥漫到行业集中  排名前20位企业占据九成市场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报告,2008年排名前20位的脱硫公司合同容量占全国总量的90.8%,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78.3%,当年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87.1%。

曾经硝烟弥漫、诸侯混战的市场,已经开始走向行业整合。

曾几何时,脱硫市场有“五个一公司”的说法:一个老外、一个场地、一个电话、一个项目、一个公章。大量运行不久就需返工改造的脱硫工程大多源于此。我国脱硫工程建设中曾广泛采用EPC模式,俗称“交钥匙工程”。脱硫公司将设施安装到位后即退出,并不参与后期运营,客观上造成电厂尽力压价、脱硫公司在低价挤压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局面。

然而,大浪终要淘沙。低价项目相继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加之监管理越来越严格,脱硫公司的实力、口碑越来越重要,工程做的越多,积累的信任就越多,重新洗牌已是大势所趋。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深有感触,公司总经理黄炜把他们的成长概括成一个词:“厚积薄发”。“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别人盲目争抢合同、扩大业绩的时候,我们扎实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把每一个项目做好。”他说:“做好一个工程,就是树起一面旗帜;做坏一个工程,就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在电力行业推出了脱硫业务特许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把脱硫由火电厂的被动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也对运营企业提出了运营资金、安装运行经验以及技术成熟度等诸多要求。

不能再让利润流失了  从替外国人打工到自主研发技术

目前,在国内脱硫市场上得到应用的已有石灰石—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脱硫法等10多种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仍是主流,投运、在建和已经签订合同的火电厂烟气脱硫项目中,这一工艺所占比重达90%以上。但是,这些技术大多依赖国外进口。

难道我们永远只能靠别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已占据国内脱硫市场11%的份额,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逾涛告诉记者,目前远达的关键技术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相当一部分利润也就转手给了国外生产商。黄炜说:“国内一窝蜂地从国外购买脱硫技术,不但重复引进造成资金浪费,还付出了很高的技术转让费、项目提成费。大约有一半利润都被国外企业赚走了,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国内脱硫企业的恶性竞争。”

这确实是脱硫产业发展的深刻教训。难道我们永远要替外国人打工?“脱硫行业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核心技术。”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秘书长杨明珍说。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国产化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减排的需要。截至 2008年年底,我国火电厂脱硫所需配套设备和材料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并且已具备一定的可选择性。比如,国电龙源脱硫国产化技术实现100%,设备 90%左右。

事实上,中国的脱硫设施和技术需要适应中国国情:中国电厂的煤质差,而且煤种变化大,需要适应性强的脱硫设备;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基础较弱,人员素质低;用户还希望脱硫设备造价要低。黄炜指出,“现在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脱硫公司,大都把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后,加以创新改进,使其适合中国特点。”

国内市场竞争方式发生转变  从低价竞争走向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竞争

在国际上,脱硫工程报价常年稳定在100美元/千瓦。而在国内,脱硫工程报价却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价格一路下滑到100元/千瓦。杨明珍指出,国内的价格水平在300元以上能够支持比较合理的利润。据熟悉中国脱硫市场的美国燃料技术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刘明辉介绍,作为典型的买方市场,客户行为直接导致了脱硫市场的失序。

电力企业压价,导致工程公司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成本。由于脱硫工程60%以上是设备、材料费,脱硫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在设备、材料上做文章。电力企业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松懈,也是造成有些工程从投运第一天起,就没有间断改进和维修的原因,有的甚至是一年施工、两年维修。

脱硫电价政策的出台激发了企业积极性,修正了一些低价倾向,但能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业内外仍然普遍打了一个问号。前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的长沙一家脱硫公司负责人透露:“如果煤品好,运行管理先进,脱硫电价的优惠政策不仅可以弥补运行成本,有的还能有微利。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西部电厂来说,不仅煤的质量低下,管理也跟不上,这个优惠电价还是不够。加上地方监管力量的薄弱,脱硫设施运行依然困难。”

虽然仍有问题,但福建龙净、国电龙源电力环保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开始自省。国电龙源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们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保证、技术服务、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现在,脱硫企业已经从拼技术、拼价格,转变为拼服务、拼管理,原来靠价格战争地盘、技术不过硬的小型脱硫企业自然萎缩、退出或转行;大型企业在扩大市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也有了更大的动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市场短期内不会饱和  市场会更加细化,脱硫将向非火电行业发展

一面是目前世界第一的烟气脱硫市场,一面是日后发展将要面临的萎缩。早在2007年,业内就对脱硫市场的未来空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以烟气脱硫业务为主的博奇环保看重前者,在日本上市;武汉凯迪电力看重后者,将电力环保70%的股权转让。而脱硫产业到底会不会饱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这一话题引起业内外包括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黄炜依然很乐观:“很多资本市场不看好中国脱硫市场,认为60%~70%的脱硫项目已经完成。但是我认为,尽管脱硫市场的最高峰已经过去,中国每年新增的市场仍然非常可观。”

政策的不断到位是重要保障。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排污费征收办法,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污费将提高至每公斤1.26元,和现在每公斤0.633~0.95元的水平相比,给了更多企业安装脱硫设施的动力。

杨明珍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判断。她说,“十一五”之后,火电行业的脱硫需求由新建火电机组容量和已投运脱硫设施的改造需求决定。前者逐年下降,但根据未来两年预计新增火电装机容量,未来两年仍有121.5亿元的新增市场容量。而改造需求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假设“十一五”期间已投运火电脱硫设施需要改造的比例为20%,改造均价为75元/千瓦,那么根据上一年火电脱硫设施存量,未来两年火电脱硫设施改造需求将为121亿元。两者相加,未来两年火电脱硫需求为242.5亿元,市场仍然很大。

非火电脱硫需求也在产生。以目前正在试点的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为例,假设所有400多套烧结机中有30%需要实施脱硫治理,以平均造价5000万元计算,仅“十一五”期间14个示范工程就有7亿元的市场空间,整个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市场空间就约60亿元。建材、化工、有色、石化行业二氧化硫合计排放量是钢铁行业的2.6倍,按此比例,这5个重点非火电行业脱硫市场空间总计将达到约216亿元。

对中小企业而言,这个市场更具诱惑力。长沙一家脱硫公司负责人说:“这些新兴脱硫项目一般不会很大,大公司没兴趣,反而给了我们中小企业更多的机会。”

行业仍有灿烂未来  中国脱硫产品开始参与国际竞争

新兴的海外脱硫市场是个诱惑,不仅成为越来越多国内脱硫大企业输出技术、服务的目的地,也是设备制造企业施展拳脚的新战场。当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脱硫设备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中国脱硫产品,无论技术还是价格,都具有竞争力。凭借优越的性价比,中国脱硫企业已经在越南、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承接包括小型电站建设在内的脱硫总包业务。中电投等公司则与海外巨头合作或引入国外资本,实现中国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输出。

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脱硫市场?杨明珍选择了成长,“还不敢说已经成熟,我们更看重的是未来不断完善的空间。”就算是对现在市场还有牢骚的北京欧特顿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杰也对这个市场仍然看好,随着用户的理念越来越成熟,一切都在进步,一切都会好起来。”

硝烟散去,而前方阳光明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脱硫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