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 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战略选择
重大战略选择——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纪略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太阳下,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一池碧绿。小鸟振动双翅,忽然掠过湖面,带起点点涟漪。游艇缓缓行进,欢歌笑语顿时在湖面上飘荡……
这是一潭湖水,是一泓人工打造的湖水,金昌人唤它“金水湖”。
说起来绝对令人吃惊:和其他湖不同,这里的水全是“污水”,是由来自于市区居民的生活污水、企业的生产废水。“污水”怎会如此清澈?答案就在10公里开外的金川集团公司污水处理总站。厂区内偌大的CAF汽浮池每天收集着居民家庭、工厂车间排出的大量污水,污水在这里经过除污、撇油、均化、沉淀、反冲、过滤,水质最终净化为中水——除人不能饮用外,其他都可以派上用场。“金水湖”里的水便是从这里淌出来的中水。
在金昌市,在金川公司,污水也是宝。下水净化成中水后,广泛用于选矿、热电、供热、化工等行当,再次产生的废水,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站,实现再循环。
水资源的循环再用,仅是金昌循环经济的一个部分。而金昌的循环经济,也只是我省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循环经济就像一个时髦的歌词,正在我省经济社会中传唱。
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甘肃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
2007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甘肃,与甘肃人民一同欢度新年。他在视察中针对甘肃经济发展现状强调:“要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工夫。”他进而指出:“甘肃长期形成的重型工业结构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强,必须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指破疑团,为甘肃未来科学发展指明了航向。
温家宝总理同样时刻关心着甘肃的经济发展,他一直惦记的甘肃“四件事”,每件也都与甘肃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循环经济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的确如此,甘肃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一切更是客观世界的现实需要。
这里有一组数字,或可见微知著。2007年,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而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8倍和1.18倍。这个现实再次说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我省是一个资源大省,也是一个资源利用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的省份,实施循环经济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消化资源和环境两者间的巨大落差。
我省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可是,“两高一资”企业占到全省工业的85%,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制约了工业前进的步伐。同时,我省资源能源“家底”雄厚,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矿产就有174种之多,其中储量居全国第一的有10种。地下资源丰饶,地上能源更是丰盛,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潜力巨大,正在建设的酒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毋庸置疑,甘肃过去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能源,今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资源能源。现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将资源粗放转化为精细加工,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容量的“挤压”。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对记者说:“循环经济的实施,无疑为破解甘肃发展难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
在甘肃设立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甘肃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期望,带着陇原人民的期待,我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不断否定、不断肯定中日臻完善。
其实,我省循环经济起步比较早,2005年就开始了组织规划调研和起草工作。2006年6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杀青付梓。2007年12月,我省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省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起草班子,着手编制《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在此期间,《规划》先后12次易稿,编纂人员付出了大量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劳动。2008年11月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规划》原则通过。《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及其他省上领导对规划给予了高度重视,亲自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亲笔修改规划,完善措施,亲自赴京汇报,争取政策,亲自部署和指导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付出了极大心血,给予了有力的领导和支持。
回首规划工作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无不浸润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劳谦虚己的进取精神。当这个为我们描绘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宏伟蓝图的《规划》展现在眼前时,“一区七基地”支撑起的全新总体框架渐渐清晰起来:
到2015年,我省将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在兰州、白银建设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为主的“兰白”循环经济基地;在平凉、庆阳建设以煤电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平庆”循环经济基地;在金昌建设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的金昌循环经济基地;在酒泉、嘉峪关建设以清洁能源和冶金新材料为主的“酒嘉”循环经济基地;在天水建设以加工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在张掖、武威、定西建设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张武定”循环经济基地;在甘南、临夏、陇南建设以林业、草业和中药材等生态经济为主的“甘临陇”循环经济基地。
副省长、《规划》起草领导小组组长石军说:“‘一区七基地’将有效破解甘肃‘两高一资’结构性难题,闯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的路子。”
作为《规划》起草的参与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温隆家见证了整个过程,感慨良多。他说,全省实施以区域聚集为特征的新型布局,改变了工业点状式布局、孤岛型企业、飞地型城市的现状,并通过创新工业发展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之中,在农村、牧区、城镇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共生和耦合,提高综合效益。
对我省制定的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务院参事冯之浚也给予了具有权威的高度评价,他说:《规划》提出的“一区七基地”涵盖了甘肃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好地体现了构建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要求。“在甘肃设立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将为西部乃至全国起到重要的示范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则认为,甘肃上下认识统一、措施得力、行动迅速,建议国家尽早批准《规划》,为陇原人民群众谋福祉。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7月28日至30日在甘肃考察期间,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金川公司等重大循环经济基地,他表示,“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围绕甘肃有色金属、节水农业、生态等产业重点领域部署实施多个项目,从“科技”的角度支持甘肃经济发展。从中不难看出,科技部在我省实施重大项目,都与《规划》中提及的“一区七基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伸,构成了甘肃新型工业化模式
吃干榨尽,是对循环经济的形象比喻。在金昌市,在金川公司,人们说,各类资源“被吃得连骨头渣子都没了”。
的确如此,下面这张循环经济“路线图”让我们看得更为清晰。金川公司的阳极泥等产品进入镍都实业公司用于生产硫黄、镍盐,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硫经回收制成硫酸来到金化集团化肥生产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氟废气经转化成为氟化氢,作为辅料,氟化氢最后回到了金川公司。在这些工序中产生的所有废渣全部进入金泥公司用于生产水泥,水泥再回到金川公司用于矿山回填及建设。废水则经过处理,返回到企业用于冷却、洗矿等。真可谓周而复始,去而复来。
在这个“循环网”中,看不到任何没有用的东西,人们眼中通常看到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在这里居然变成了稀奇宝贝。
这个变废为宝的“魔幻法术”,正是《规划》中七大基地将要解决和普及的科学技术。在这些基地中,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园区间的中循环和区域间的大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中,贯彻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原则,通过“上游废物变下游原料”的产业链延伸,构成新型工业化的有效产业组织模式,实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
而在此之前,我省被列为试点省份的一年多时间里,循环经济“魔术”已经显现了它的神奇功效。在金川公司,通过采用新的选矿工艺,使贫矿选矿回收率提高到96%,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镀膜技术,实现了清洁镀膜生产,在世界上第一次根除了困扰多年的传统电镀“三废”污染的痼疾。兰州电机有限公司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项目的成功开发,打破了风电关键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封锁的现状,大大提高风能利用效率,为我省打造“陆上三峡”宏伟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们也许还记得2007年5月16日那个难忘的时刻。当天下午2时33分,徐守盛省长亲手按下了爆破启动开关,永昌电厂1-5号机组关停,1、2、3号冷却塔在骤起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地。这一爆被社会誉为“甘肃第一爆”,标志着我省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全面启动。此后,全省开始了大规模淘汰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生产线。2008年,全省电力、炼钢、炼铁、铁合金、电石、水泥、造纸、焦炭、酒精等9大污染大户共淘汰落后产能375万吨、电力25.9万千瓦,其中有89户落后企业被“踢出局”。
拿2008年与2007年的数字进行考量,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循环经济的魅力所在。两个年度相比,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浮4.17%、2.06%。同时,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10.8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增加189.7万吨,综合利用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生活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是每一位甘肃人的梦想。《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甘肃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地区的魄力和决心,这也足以证明,甘肃正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向环境优美、居民安康的和谐社会迈进。
我们期待着,这个属于每一位甘肃人的好日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