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一边迷局一边涨声
如何让成本更透明、政府职责更明确、听证程序更公开,这成为此轮水价调整中的难
水价连跳两级
刘天晓不是第一个水价听证会的发飙者,却是第一个因发飙出名者。他绝对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怒摔矿泉水瓶之举,让他一夜名震大江南北。
22日,北京水价开始执行新的价格,而济南、成都也在岁末开始突击水价听证会。从目前公布的所有水价听证会来看,指向只有一个:水价需要上涨。
刘天晓所在的哈尔滨也赶上了年末这波水价涨价潮。按照哈尔滨公布的水价调整方案,哈尔滨水价初步拟定的涨幅为33%。
12月8日,刘天晓在哈尔滨水价听证会面对众多官员、消费者代表,开始发飙。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14名参会的消费者代表中惟一反对涨价者。
就在第七位代表正欲发言时,刘天晓终于忍不住,他抓起桌上一瓶矿泉水瓶,重重的摔在地上。顿时,会场一片寂静。
刘天晓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当时之所以摔瓶子,源于自己连续举过6次手,而且还是第一个举手的,但始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非常生气。“惊人”之举之后,59岁的刘天晓获准发言,其发言题目《水儿啊,你慢些跑!》。在五分钟规定发言时间内,他主要讲了调价时机不成熟、水的质价不符、成本不明、重复收费等五大反对理由。
据称,因时间受限,刘天晓还有九条意见没来得及说。
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哈尔滨市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8元,但在列出来的27个大城市水价中,哈尔滨却是2.6元/吨,排在第六位。如果按照拟定方案上调0.6元/吨,将达到3.2元,直接上升到第四名。
这几乎是连跳两级。“哈尔滨人民没有一流的收入,却将要承担着一流消费负担。即便消费者被迫接受,这也是温柔的抢劫。”刘天晓说。
从社会层面来看,每次能源价格的调整都会牵涉各方神经,水价也不例外。水价调整集中选择在2009年,一个关键原因还是物价指数比较低,社会阻力比较小。
检索今年水价调整新闻,各地均把原材料、煤、电、人工等各种价格上涨归结于推动水价必须顺势上调的诱因之一。另外,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名正言顺的涨价理由。
从上述角度来看,水价的提升确实有利于水资源的配置,遏制水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然而如何让水价能够更透明、供水成本更能有效监管、政府的职责更明确、听证程序更透明,这成为此轮水价调整中遇到的最大难点。
模糊的供水成本
通常,水的成本由源水价格、运营成本、税费等三部分组成,分别约占价格的20%、70%、10%。徐宗威说,各地算法不尽相同。不过,含在运营成本中的管线成本在供水工程中算大头,至少占90%以上。
究竟哪些可以进入成本,至少现在还是非常模糊。
12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哈尔滨市物价局获得一份标示“黑价成监字[2009]7号”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的官方监审报告书(下称官方报告)。
据该报告结论,经实地审核,确定哈尔滨市区(不含呼兰区、松北区、阿城区)磨盘山水源的城市供水单位定价成本为3.75元/吨。
尽管有了这份长达12页的官方报告,但刘天晓仍表示,哈尔滨供水定价成本让老百姓雾里看花。“究竟哪些项目应该算入水成本,哪些不应该算,没有人告诉公众,公众也看不懂报告,可见,水价成本到底是多少,只有天知道。”
早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出台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然而,从上述哈尔滨的监审报告中,依旧看到诸如“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附加”这些模糊的词语。
据记者了解,很多水价成本监审报告的提供方本身就是水务公司。正如刘天晓在发言稿中说,监审单位明确表明成本监审报告是根据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财务核算资料及相关材料出具的,如因提供的核算材料及相关材料虚假而造成监审结论出现误差的,其后果由提供者负责。
这意味着,政府成本监审基本上达不到理清水价的目的。除此之外,很多供水企业本身就是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大量的社会负担导致供水成本成为一笔谁也说不清楚的账。
显然,要发挥市场调节水资源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效率,而不是将管理成本转嫁到水价之中。
涨声中的政府
在短期内,水务公司亏损已成现实的情况下,水价上涨不可避免,究竟涨多少成为此轮水价调整中各方争议的焦点。
12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拿到的一份哈尔滨本次调价听证方案(下称听证方案)显示,经测算,调整到位的综合水价应为4.47元/吨,涨幅达100%都不为过。
听证方案还认为,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拟采取行业内部挖潜消化成本、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等办法,降低居民生活供水价格调整的幅度,最后居民供水价格由原来的1.80元/吨调整为2.40元,上涨0.6元/吨,涨幅为33%。
另据听证方案关于居民支出及对物价指数的影响显示,按居民每人月生活用水平均为3立方米计算,年用水量36平方米。按照居民水价上涨幅度33%计算,调价后居民年增加支出为21.60元。经初步测算,此次价格调整将影响哈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58%(通行惯例不能超过CPI涨幅2%)。
哈尔滨市物价局的官员说,调价不会影响老百姓生活。但是老百姓却认为水价过高。事实上,在讨论涨幅的顶峰在哪里,需要厘清中国水价市场中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几次涨价中,都将原本政府投入的费用算在了供水企业的成本中。譬如管线投入、供水扩建等。哈尔滨市物价局提供给南方周末的本次供水调价的有关书面材料显示,管线建设等供水成本大幅增加正是水价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多年的徐宗威认为,作为八大市政公用事业之一的供水管线费用,他主张由政府来投入。遗憾的是,最近五年,中央财政在市政建设仅有350余亿元。这些费用最终通过水价的方式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3年前,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表示,水价的改革一定要考虑依据老百姓的承受水平,一定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使整个水处理的成本下降,不能把自来水公司变成水霸。
正如徐宗威在《公权市场》一书中说,公共产品涨价的本质是城市居民为高价收购的公用项目埋单,而高价收购的本质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被不明渔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