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首个厨余垃圾分类试点流产
广州番禺区首个首个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宣告“流产”。继5月中开始收运、处理海龙湾“绿色家庭”餐余垃圾、6月规模扩大并组织居民代表参观后,记者昨日获悉,“流产”的主因是当地民众对垃圾处理存在潜意识的厌恶心理,“处理技术采用的是大头金蝇,更易遭到普通村民传统思想的排斥。区有关部门正物色更加合适的地方复产,而原地复产可能性几乎为零,并计划“移师”黄埔。
海龙湾小区开始试点时,住户领到免费派发的垃圾分类桶 |
业主:刚有出路就没了
“才做起来,刚看到点效果,就停了,可惜了”,首个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海龙湾的住户姚姨是小区热心人士,在试点启动时,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绿色家庭”,试行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
姚姨说,从5月中旬开始,在家中搞厨余垃圾分类,每天有近1公斤左右的厨余食品垃圾,装入绿色小桶,再倒入楼梯口专用的厨余垃圾收集桶,专人每天收一次。
姚姨告诉记者,小区住户绝大部分都支持并愿意参与到这个试点中来,“之前还很高兴,小区的厨余垃圾有出路了”,只可惜姚姨高兴得太早了,7月初,正准备扩大规模时,厨余垃圾处理厂被迫停工,
7月2日起,“绿色家庭”的分类设备被收回,业主被告知,海龙湾的厨余垃圾分类单独处理搞不下去了,项目宣告“流产”。这天起,小区200多户试点家庭回归原来生活状态:厨余垃圾重新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
原因:村民投诉有臭味
6月5日,记者曾和海龙湾十几名业主应邀参观厨余垃圾处理厂,见证厨余垃圾变身全过程。当时回收范围已扩大到小区6栋楼近200户家庭,日回收量近100公斤。有关负责人称,6月底,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3吨。
不到一个月,形势大变,处理厂停产,工人放假。究竟什么原因造成停产?沃德环保公司、处理厂所在的钟二村给出了相关说法。原来,停产并非居民分类不合格、也不是处理技术有问题,而是钟二村反对在村里建这么个厂,“工业区周边住着很多村民,村民多次向村委投诉说闻到垃圾的酸臭味”。
钟二村党支部书记黄添说,垃圾处理厂选址不是很合理。工业区周边住着很多村民。而且沃德环保在工业区处理厨余垃圾没有经过村委会同意,他们使用的厂房是“租上租”,属于二手租客,名义是做环保项目。于是,村委找沃德环保公司协商,要求他们搬迁,与沃德环保达成停产协议。
计划:考虑“移师”黄埔
沃德环保总经理段德连告诉记者,在村委找公司沟通后,区有关部门、街道出面,召开了协调会,但村里态度坚决,“原地复产可能性几乎为零”。村里的理由是,就算目前不停产,处理厂以后也不可能在工业区继续。因为工业区的厂房都要拆。
段德连说,公司为做厨余垃圾的处理投入大约百万元,都是个人投资,政府无资金上的支持。而作为一个有社会意义的环保项目,公司一直在摸索,“不能说项目失败了,有投资就有风险,早有心理准备”。通过一个多月的试点,也有收获:居民可以做好分类;厨余垃圾分类效果很好。因此,“处理厂会继续做下去,不排除继续在番禺其他地址开办的可能,目前也有考虑去黄埔”。他说更希望政府在垃圾分类的社会成本、公益性等方面的政策更明确,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
回应:搁浅需探索出路
对于厨余垃圾的试点,番禺区有关部门正式作了回应,回应中说,海龙湾小区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试点试验项目现在是“暂时‘搁浅’,有其成功的经验借鉴,仍需探索出路”。目前,番禺区城管局正积极与沃德公司、相关镇街进行协调,争取物色更加合适的地方便于复产,同时努力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宣传消除民众疑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