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公益污染地图数据库成污染企业"网络追杀令"
8月5日,东莞泛昌窗帘制品有限公司在“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上撤除了污点,促使他们整改的这个带着“中国”称谓的地图网站,是一个叫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环保组织制作的。
“像卫星地图一样查污染源”,业界如此形容它的威力。迄今为止,该网站的环境监督数据已达67000条,291家污染企业上门商量整改撤点事宜。
多年的监督没有白费,“地图”草创者马军长舒一口气,作为国内首个公益性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数据库,正通过网络海量检索和公开传播,成为一股企业不敢忽视的环境保护民间监督力量。
问世环保信息公开是动力之匙
2006年,马军在北京创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期间主持开发的“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相继问世。
网站上的公益数据库包括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300家地市级行政区的相应页面,可以检索当地的水质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还有超标排放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信息。
马军说,“环保没有做好,不是缺乏技术和资金,而是污染信息的闭塞,导致公众不关注,不参与”,虽然国内各级环保部门和媒体也不时会披露一些企业的污染情况,但都散落在各自的传播渠道,难以集中查询。于是,他决定以环保信息公开为突破口。
地图上公布的数据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部门,还有权威媒体的公开报道。马军解释:“我们的信息源大部分是官方信息,可信度非常高,操作方法,审核制度、流程都比较专业。”
据统计,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地图创建至今,企业环境监管记录从最初的2500条上升到67000条。291家污染企业上门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商量撤点事宜,经过整改审核通过撤点的有48家,另外有17家正在整改之中。
今年7月3日,福建上杭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事件,造成汀江重大污染,378万斤库区鱼只中毒或死亡。其实在媒体曝光前,从“中国水污染地图”就可以检索出紫金矿业从2006年开始,已有废水渗漏污染或被处罚的5次“前科”。
发展
污染地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污染地图创建至今,为马军带来不少荣誉。然而,回忆其4年来的曲折路,马军不胜唏嘘。
“大概是在网站开通两个月后,有一家上了黑名单的污染企业找上门来,希望和我们共同商量解决问题。我们感觉所做的一切开始有效果了。”
“对于我们这个项目,许多NGO环保组织也很感兴趣”,这令马军有点喜出望外,“对企业的环保监督以往都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实现对数以万计企业的长期跟踪记录。他们认为,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2007年3月,一封“绿色选择”倡议书在全国各地的NGO组织中传阅,21家环保组织当年表示愿意参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活动,到目前已经有34家NGO参与。争取到与环保组织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网站的运营。
影响力逐步扩大,找上门来的企业越来越多了。令马军欣慰的是,通过查询污染地图,使客户获悉供货商的环保信息,从而倒逼污染企业进行整改,这种调动市场力量促进环保的手法,成为网站的亮点。
成效
绿色选择供应链逼企业整改
在中国水污染地图和空气污染地图数据库上,珠三角的“布点”尤其密集。
今年4月26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自然之友等34家民间环保组织一起发布的《2010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长久以来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大量生产印刷线路板的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给当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称重金属超标率达到了60%,而这些企业长期以来给知名IT行业品牌供货。
为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34家NGO点名提示29家国际知名IT品牌,重视其供货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金属排放问题,呼吁采取措施加强供应链环境管理,其中包括IBM、苹果、惠普、佳能等知名IT品牌。起初有8家品牌企业拒绝回应,后来环保NGO和一些热心消费者通过书面、电话以及会见等多种形式,与这些品牌进行沟通,8月11日全部品牌企业均给出了回应,并有近半回应积极或作出改善承诺。
马军介绍,这得益于2008年8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了名为绿色选择联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企业将供应商的名单输入水污染地图中的搜索引擎,就可以马上发现自己的供应商是否存在政府查处的违规超标现象。
在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出后,沃尔玛公司、通用电气、耐克,以及香港的益达等大型企业也都积极地通过污染地图数据库,来管理和识别他们的供货商。
虽然是NGO做的网站,要想撤除污染点,并不比官方来得容易。“整个审核过程都有NGO参与监督,提升了审核的透明度和公证性。最终审核结果需要经过绿色选择联盟的34家环保NGO共同审阅无异议之后,方可在污染地图上撤除。第三方的审核是使得违规企业自觉改善的强大保证”,参与审核之一的NGO“绿眼睛”广州办主任温美程深感赞同。
障碍
地方政府不支持利益方不信任
与许多NGO组织一样,作为环保新生机构,如果取得政府支持推动无疑将减少许多阻力。这也是马军的数据库定位为以整合政府信息为主的原因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预想中顺利。
马军对此最为感慨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为遭到记录的企业求情,说“某某企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希望撤出企业环境监管记录。部分企业的反应甚至更加激进,有些企业会因为交涉这些问题而大呼小叫,甚至软硬兼施,找到相关方面对网站施加压力或者试图用利益收买。
面对不理解,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渐渐摸索出一套解决方案———“要让企业知道我们不是为了曝光而曝光,我们会提出一套解决方案,有方案企业就不会认为在搞针对”,先给企业一个解释说明造成污染的原因,再通过整改和审核,最终为企业在黑名单上除名。
广东省社科院综合研究室研究员詹天庠教授认为,中国污染地图网站的成功,正说明官方渠道的信息披露不够齐全,缺乏一个平台。既然民间网站的运作比较成熟而且初具效果,不妨直接将这一块职能交由民间团体做方案,政府通过拨款给环保团体推动力,并建立服务表现监察制度保证推广效果,这样民间团体有资金保证运行,环保绿色理念也能很和谐地灌输入民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