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脱硫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就会收获四十万吨减排量
“加快脱硫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刘艺 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副主任委员,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40万吨新增量将启动我国非火电脱硫市场”
杨明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秘书长
“可以肯定二氧化硫减排进入管理减排阶段”
杨鹤峰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确保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再新增40万减排量无疑给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焦点一:为何增加40万吨减排量?
思路 二氧化硫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副主任委员刘艺认为,虽然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但二氧化硫排放量还是非常巨大,仍高于环境的承载能力,一些地区环境质量依旧不容乐观,“两控区”内的一些地区酸雨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要继续减少。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鹤峰认为,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所以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依然很大,未来二氧化硫的控制仍然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从这次新增的数量上来看,这个任务不难完成。“40万吨我认为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目标,它可以巩固我们在二氧化硫控制方面现有的成果。由于脱硫建设更多依赖财政支撑,而目前新增(减排量)又未明确是否可以计入“十二五”规划,因此,设置过多会增加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设置少了压力又太小,不利于总体二氧化硫减排。”杨鹤峰说,最近,有传言称多个省份希望能把2010年的新增减排量计入“十二五”规划,这就充分说明,这个数据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压力。对于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杨鹤峰认为,这个数据看上去似乎不小,但较2009年新增的1.02亿千瓦,以及在全球经济回暖,电力需求会不断增加这个大背景,不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焦点二:如何继续削减二氧化硫?
思路 进入管理减排新阶段
面对如何减这个问题,刘艺认为,政府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关停限产低效高排放的锅炉,加强监督,确保现有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加快老机组脱硫技术改造,新建机组要同步完成脱硫工程,在一些地区提高排放标准。
为了顺利实现新增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一是要继续加强末端治理,加快脱硫工程和设备的建设与安装,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关停限产一些低效高排放的锅炉,加快核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产生;三是要加强管理,确保减排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低效高排放锅炉的关闭。
刘艺特别提到,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能耗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大量高能耗产业,决定了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会长期面临较大压力,必须长期不懈地推动技术进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加快脱硫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最终解决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问题。
杨鹤峰指出,在部长的报告中提到了管理减排,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可以肯定中国的二氧化硫减排开始进入一个管理减排的新阶段。杨鹤峰认为,二氧化硫减排实际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新建脱硫设施,关停并转一些落后产能。这一步就是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它实际上是一种二氧化硫减排能力的建设。第二步,就是对脱硫设施进行最大功效的运营,这就是管理减排。“目前,我国的火电脱硫市场实际上已经快接近第二阶段了。”杨鹤峰说,目前,我国现役的火电机组有超过 60%的已经安装了脱硫设施,已经基本具备了减排能力,下一步就要管理、运用这些能力去巩固甚至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
从目前火电脱硫的运行效率来说,虽然绝大部分机组在试运营过程中都能达到90%以上的设计要求,但是,实际运行中,由于煤种、偷漏排、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脱硫设备的脱硫效率应该远远低于这个数字。“目前,火电存量是4.11亿千瓦,如果(效率)提高5%,减排量就已经远远超过4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杨鹤峰说,脱硫市场不应该仅仅是一个EPC市场,它还应该形成运营服务市场。也只有运营好了,才能保证二氧化硫得到真正的减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并没有提及40万吨减排任务中,工程减排、结构减排以及管理减排的具体数值。可能的原因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国家对各个省份的脱硫效率的数据还没有掌握,或者说家底不清。杨鹤峰告诉记者,目前,脱硫行业的在线监测问题依然矛盾突出。如果不提高监测能力,就算有了脱硫效率的数据,数据的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锅炉炉窑脱硫除尘委员会秘书长杨明珍则认为,这40万吨新增量无疑将启动我国非火电脱硫市场,特别是钢铁业中的烧结机烟气脱硫。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机排放的二氧化硫约占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60%以上。而建材、化工、有色、石化行业二氧化硫合计排放量是钢铁行业的2.6倍。这些行业都具有二氧化硫减排的巨大潜力。对于那些火电减排做得不错的省份,这些行业都可以吸收新增的减排量。
焦点三:如何保障?
思路 政策引导、完善是关键
知道了怎么削减,那如何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杨明珍告诉记者,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制订鼓励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政策,研究制订天然石膏开采生态补偿的经济政策(生态税);鼓励建立区域性的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专业机构,实现脱硫副产物的集约型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二次污染。目前,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行业之间合作不多,火电厂脱硫副产物石膏约4000万吨,利用率仅30%。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继续支持和组织实施3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烟气脱硫完善化技术示范和和引进技术再创新,重点解决工艺设计、设备成套和运行规范化等问题,提高脱硫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通过示范使脱硫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比如,开展氨法、镁法、活性焦法和其他资源回收型脱硫新技术的工业性研究;积极开展各自脱硫新工艺研究,在高硫煤地区开展回收单质硫新技术的工业性研究及示范;积极争取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进行新技术示范,以废治废,利用白泥、电石碴为脱硫剂,应地制宜。最后,要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积极与中国化工协会、化肥协会、中国建材协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邀请有关专家、企业,召开各种座谈会,使脱硫副产物像火电厂粉煤灰一样得到有效利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就要老调重弹了。”杨鹤峰苦笑着说,脱硫电价补贴依然是最大的问题。当初制定电价的时候,考虑了石膏等副产品的收益,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电厂的石膏根本卖不出去,而近期的电价上涨又使脱硫运营雪上加霜。脱硫电价补贴太少的问题开始被重视,根据《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排污企业可以依据本地脱硫成本的实际情况,申请提高脱硫电价的补贴,补贴也直接给排污企业。但是,按照特许经营的原则,排污企业不是脱硫设备的运营商,这种产权不明晰的做法使得提高后补贴的案例还很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