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区“招商选资”环保先行
在即将过去了2011年,合肥市新站区尽管招商引资引进的产业项目的数量与2010相比,并没有大幅度提升,该区招商引入和环保把关齐头并进的做法,抵御住了每增加上亿税收的诱惑,把污染项目拒之门外,赢得了开发区内投资厂商的刮目相看。
新站区今年在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地承接产业转移,先后筑起了3道“绿色之墙”。
第一道“绿墙”是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环保预审制度。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签订入园(区)协议之前,必须有开发区环保部门签署的同意意见。开发区环保部门有充分的“一票否决权”,也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一时难以甄别判断的项目,环保部门可以充分调取项目工艺资料,或者去项目原厂地进行考察论证。对明显属于落后产业或者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预审阶段即予以否决,避免后期不必要行政成本浪费。
第二道“绿墙”是对入园项目实施严格的环评审批程序。在环评审批环节,环保部门严格做到4个不批,即环评报告文本编写质量不过关的不予批准、项目主要污染因子论证不充分的不予批准、评审专家组未通过的不予批准,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不予批准。
第三道“绿墙”是对建成运行项目实施严格的环保“三同时”验收核查。项目如有重要设施变更须报请环评审批部门审核同意,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项目必须全部满足“前期手续完整、配套污染防治措施完备、主要污染物指标检测达标”三个条件,方才办理环保验收手续。今年6月份,福建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无机纤维项目,估算投产后税收每年可贡献数亿元税收。区环保局经过预审并深入到福建总公司考察,认为该项目不仅能耗、水耗较高,而且存在大量的废气和残债排放问题,不适宜在新站区建设生产,果断予以否决,建议项目在我省其他煤工艺基地另行选址建设。11月份,区环保局在预审一大型建设基地项目时,发现项目中的陶粒生产工序废气污染较大、且污染排放较难控制,立即报告开发区管委会,在同意项目主要投资建设内容的前提下,将陶粒另行选址建设。
由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新站区招商和环保部门的紧密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分类甄别、好中选优工作,加快由该区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2011年,新站区共拒绝各类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12个,取缔关停违法排污企业14个。为这一做法,把新站区打造成最具吸引力、最具竞争力、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生活配套最好、最适宜人居住、创业条件最好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奠定了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