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工业垃圾“卡”出巨额财富
去年以来,平原工业呈现一种“只出产品不出废品”的新气象:不少企业自主构建起 “循环产业链”,工业生产中留下的污泥、废水、残渣,经过提炼变成了优厚的生产原料。
平原县县委书记马善军介绍说,大进大出、粗放生产,只能使企业处于低层次、高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生产难以为继。为此,县里为每个企业设定了“排放关卡”,严卡企业废品输出,“倒逼”他们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践证明,这样一“卡”,不但“卡”住了企业不科学的发展模式,更从工业废品里“卡”出了巨额财富。
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主要对玉米进行深加工,企业主要排放物是废水。如何把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成为企业最为紧迫的大事。两年来,他们通过对废水进行分解、化验,从中提取出了沼气,并利用沼气进行发电。公司污水处理技术员李晓辉算了这样一笔账:每立方米沼气发电按1.8千瓦时计算,每天提取7000多立方米,发电可达9000千瓦时左右,每天可收益5400元,全年可节约电费180万元左右。小李补充说:“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废水里的有害物质也大大下降,一举多得。 ”
正大纸业有限公司每年产生造纸废渣6.25万吨,污水处理留下的污泥有1万吨,这些垃圾一度令企业头疼不已。经过探索,去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造纸废渣焚烧与锅炉系统改造节能项目。公司董事长王连水说,通过将原有5台锅炉改造成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并配套设置化学水处理系统、新上干燥设备,可对含水较高的废渣和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干度提高到了60%,再与燃煤掺配进锅炉燃烧,企业每年节约燃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5吨。
安华瓷业年产陶瓷酒瓶5000万只,在生产过程中每年大概产生250万只次品。过去,公司每天有两辆拖拉机不断往外运送这些废瓶,每年光运输费就花掉20多万元。为此,企业下狠心对废瓶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研发,研制出了 “废瓷拈碎再利用”技术,每年拈碎1335吨,添加适用于70多种酒瓶产品,取代了部分原料。据计算,废瓷的回收再利用,使企业平均每天省下2730元。
平原县经贸局局长蔡连武介绍,仅去年一年,全县工业就投资1亿多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23项,申报专利112件,实现节能1.2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粉尘排放2000余吨、固废排放392吨;通过把废渣、废气、废水等转化成沼气、建材、电等,一年间就从废品中“卡”出了4500多万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