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变清:如何走出白纸黑水困局?
2005年,陕西省环保厅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渭河最严重的两大污染源。工业废水中,造纸废水最多,污染最重。到2011年,造纸企业由2005年的194家减至60家,渭河干流13个断面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下降。预计2013年底前,陕西省渭河流域将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及工艺落后、耗水高、难治理的小氮肥企业,从2012年到2014年,3年间合计关闭企业33家,削减化学需氧量约1万吨,氨氮约0.1万吨。
产出是白纸 排放的是黑水
时间回溯到2005年,渭河沿岸企业排放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触目惊心:根据环境统计,这一年,渭河流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约3.75亿吨,COD排放量约13.83万吨。渭河已丧失基本的生态功能,水质黑臭,污染浓度高,既不能用作农业灌溉,干流两岸群众的饮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引黄济津的水质安全。而这些污染“贡献”中,沿岸造纸业负荷最大。
其时,渭河流域造纸企业多达194家,造纸行业成为渭河流域最大的工业污染源。据了解,2004年,渭河流域共排放COD约27万吨,其中工业COD排放量约11.33万吨,仅造纸业就达7万吨,占到总排放量的26%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0%以上。
省环保厅组成的调研小组对西安、宝鸡、杨凌、渭南等地展开调研后发现,西安市对渭河污染最严重,周围的造纸、化工企业等,对皂河、太平河、新河等河流污染严重,其中造纸企业污染最重。62家造纸企业和20余家化工、印染、酿造等企业的年排污水达12000余万吨,COD5万余吨。
在宝鸡,当时尚有造纸企业30余家,化工企业15家,果汁酿造企业3家,纺织、机械企业8家,食品、制药企业11家,总计年排废水4000余万吨,COD2万余吨。
而咸阳的15家造纸企业和7家化工等企业,每年共排废水3000余万吨,COD约2万吨。其中武功东方纸业集团、兴平东风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秦都区华西纸业公司等是COD排放大户。在渭南,造纸、化工、制药、果汁、酿造等企业年排废水3000余万吨,COD1万余吨。
据介绍,这些分布在渭河流域的造纸企业绝大多数未达到规模效益,难以安装和运行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虽然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齐全,但为了节省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也存在偷排污水行为。
“造纸业是渭河流域的重点工业污染行业,其经济贡献量在‘十一五’期间不足6%,污染负荷却占到了整个工业污染的60%以上。”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姚晓军表示。治理造纸工业污染刻不容缓。
以造纸业综合整治为核心,陕西省积极推进渭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渭河水质的不断好转。
7年关停企业134家
2005年,194家;
2006年,93家;
2009年,63家;
2011年,60家。
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字减少的同时,陕西省针对高污染排放企业的治理也在推向深入。
2004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方案》出台,拉开了陕西省治理造纸工业污染的序幕。2006年,《关于加强渭河流域造纸行业环境管理的意见》中提出,根据渭河的环境容量,通过结构调整和治理整顿,压缩造纸产业总规模,重点减少全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能力,使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总数下降,水资源及能耗下降,纸制品质量档次提升,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并进一步指出,实行总量控制和规模限制,严格项目环评审批,将渭河环境容量严格控制在7万吨COD以内。同时严格规范化学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并调整废纸造纸企业规模,推广“零排放”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此外,省上用于关停或并转企业的补助,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
2009年,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渭河流域造纸企业仅剩63家,淘汰生产能力150万吨,其中污染强度大的化学、半化学浆由近190余万吨降为70万吨(关闭50万吨,拆除转产70万吨),淘汰近三分之二。
企业自身的变化也日益显现:渭河流域造纸企业一改以往环保设施差、靠偷排挣环保钱、靠应付环保度日的形象,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及日趋严格的环境管理,企业已将环保视为影响其生存的第一要素。有企业主甚至提出,以环保求生存。此外,造纸企业不论在环保设施上还是厂容厂貌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整体压缩造纸业规模的同时,陕西省对保留的造纸行业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将20余家污染负荷很重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转产为污染负荷较小的废纸造纸企业,使污染负荷重的化学制浆造纸规模压缩了近三分之二。
通过淘汰关闭高污染企业和结构调整,渭河工业污染负荷从源头上大大减少。2011年,在全省环保工作大会上,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表示,渭河河流水质继续呈现稳定好转趋势。但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变清目标,让渭河真正成为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造纸业产能压缩和提升改造首当其冲,如果不继续削减造纸业对渭河的污染负重,三年变清的目标就会落空。
“要坚决淘汰关闭渭河流域内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企业。全部淘汰半化学制浆造纸及工艺落后、耗水高、难治理的小氮肥企业;对无能力进行污染治理、达标无望的排污企业也要实施关闭。”何发理肯定地说。
提升标准 推动企业深度治理
2009年5月,陕西省造纸业实施新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允许排污量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为达到新标准的排放要求,造纸企业对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进行了升级改造。保留的5家全化学制浆造纸企业投巨资建成了碱回收工程,24家无脱墨废纸造纸企业实现了“零排放”,其它30余家造纸企业实现了节水减排。
然而,形势面临着新的变化。“十二五”国家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减排指标,对陕西来说,减排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按现有排放标准和强度,到“十二五”末,黄河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贡献”的新增量还将达到11万吨和0.96万吨。重新修订出台新标准,已是当务之急。
2012年1月1日,《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浓度分别执行50mg/L和12mg/L的标准。
标准的提高,也对企业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排污限制,督促着企业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以2012年6月底为节点,不达标的企业将面临停产处理。
以西安蔡伦造纸厂为例,新标准出台后,该厂又投资近千万,引进深度处理工艺技术芬顿法,改进设施设备。并将于今年3月中旬投入使用,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据了解,今年,陕西省还将支持3家国有大型化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使其按新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大幅度削减氨氮的排放量。
省环保厅科技标准处处长乔润芳表示,通过制定新的标准,促使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自身改造,加快技术、工艺、设备等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环保设施升级改造中的投入和建设,以此可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约50%。
一方是社会公众呼唤一条生态渭河,一方是地方经济、社会就业等等需要发展工业经济,面对两难境地,沿渭地方政府必须在科学发展的约束下作出抉择,相信我们在三年渭河变清目标真正实现之后会有一个答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