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科:海水淡化与膜开发市场将互相受益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催生了海水淡化产业的积蓄爆发。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多个国家从事海水淡化工作。从1958年的技术研究之始到如今初步实现商业供水,多年来,我国的海水淡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海水淡化当前市场情形如何?淡化的设备及工艺有怎样的特点和需求?带着问题,谷腾环保网采访到了枫科(北京)膜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陈卫文。
典型工艺介绍
陈先生介绍,目前海水淡化工艺主要分为热法和膜法处理工艺。枫科公司采用膜法海水淡化工艺,根据海水水质不同和处理要求不同,处理工艺会作不同改变。其典型的工艺是,海水提升水泵——格栅——高效反应沉淀池——自清洗过滤器——超滤——中间水池——提升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净化水。如果净化水要用于饮用,还需要进行二级反渗透脱盐处理,并添加部分矿物质以改善口感。如果净化水要用于锅炉用水,还需要进行二级反渗透脱盐处理和离子交换树脂除盐。
行业瓶颈在于设备组件垄断
“目前海水淡化市场开发程度有限。由于总体工程投资较高,而吨水制水成本也较高,阻碍了淡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陈先生分析,海水淡化因其海水含盐量高,容易形成电化学腐蚀,对接触海水的设备材质要求很高,这也是造成淡化水成本偏高的部分原因。目前工艺中常规设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但由于其材质特殊性,对厂商仍有一定的挑战。
据悉,超滤膜前几年的来源基本依赖于进口,近年来国产化程度加快,品质上与进口超滤的差距逐渐缩小,逐渐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反渗透膜市场一直被陶氏、东丽和海德能所垄断,国产化程度比较低,国内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海水膜由于其操作压力高、脱盐率高的特点,制作技术难度更大。此外,能量回收装置也基本依赖进口,其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精度要求非常高。
膜开发与海水淡化相互收益
关于海水淡化行业的技术体系,陈先生表示他更看好膜技术。“膜法技术相对其它淡化技术而言,其被接受程度更高,技术发展也更快。随着国内膜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心膜产品开发技术被国内所掌握,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必然导致膜成本的降低,从而引发淡化工程成本的不断下降。同时,膜成本的降低,直接导致制水成本中膜更换费用的降低,随着制水成本不断降低,膜法海水淡化的优势将不断加大,更有竞争力。同时,随着膜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高透水率更低能耗膜的出现,降低了推动压力,直接节省了电耗,单位制水成本可以控制在更低的水平。”
对此,陈先生认为——开发低能耗、高脱盐率膜的开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之一。据悉,枫科在超滤膜制造、海水淡化超滤反渗透成套设备等方面已经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多个万吨级大型海淡工程应用业绩,海水淡化制水成本将有大幅降低。在目前正致力于进行海水淡化专项技术和专项设备的研发,目前已经立项了几个科研课题,计划在今年形成4个左右的专利技术,工业化推广1-2个专项设备,并完成1个试点工程,然后进行广泛的推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