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给土壤疗伤 防治重于修复

更新时间:2012-08-21 12:00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阅读:1245 网友评论0

眼下,一场全省性的以山体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的青山工程战役正以燎原之势全面展开,辽宁的生态环境因而得到有效恢复。这一工程的健康有序推进,让此前一直不太受人关注的土壤修复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如何给土壤疗伤治病,怎样才能做到生态恢复?这些问题一下子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伤害,如果不对土壤进行修复,带病的土壤犹如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环境安全。

由于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国内的土壤修复水平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加快相关工作的步伐,并吸取教训,变事后修复为事先防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拯救受伤的土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鞍山海城市牌楼镇杨甸村北,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长满了一排排绿油油的小树。据牌楼镇镇长潘军广介绍,以前,这是一处镁矿开采留下的巨大岩石峭壁,最高处达80米,坡度在60度以上,被百姓称为“大立壁”。今年当地通过爆破方式降低坡度,形成阶梯式的3个绿化作业面,并回填了1米以上厚度的客土,造绿成林,才有了现在这番景象。

眼下,一场全省性的以山体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的青山工程战役正以燎原之势在辽宁全面展开。此前一直不太受人关注的土壤修复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如何给土壤疗伤治病,怎样才能做到生态恢复?这些问题一下子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带病土壤如隐形杀手

大地涵养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伤害,如果不对土壤进行修复,带病的土壤犹如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环境安全。

200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上游3家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冲垮,导致尾矿和30家选矿企业历年的矿渣随洪水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尾矿及废矿渣沉积于被淹没的耕地上,造成近万亩农田污染绝收。

类似的案例,我省也出现过。采矿挖山、修路劈山、建墓占山、牛羊啃山……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让一座又一座青山饱受摧残,伤痕累累。记者从我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全省有大大小小的矿山8493座。这些矿山在被挖干了“宝藏”之后,遍体鳞伤地放在那里,大部分都没有恢复植被,有的甚至变成了荒山秃岭。特别是一些正在开山作业的采矿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仍在滥采滥伐,导致山体滑坡,河道断流;公路、铁路建设劈山削岭,致使山体垮塌、岩石裸露。农民随意的“小开荒”和林地放牧,也造成了植被的大面积破坏。

拯救受伤的土壤已刻不容缓。2011年9月末我省启动了青山工程,决心经过5年到10年的努力,通过建立法规、政策推动、工程化治理,使被破坏的山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这是辽宁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重大民生工程。启动青山工程将一举扭转地球肌肤持续受伤并不断恶化的趋势。土壤修复虽属事后治理,但却是必要的举措。

国内修复技术暂不成熟

走进新宾满族自治县最大的生产矿山——榆树铁矿选矿场,记者看到,这里的选矿设备轰鸣,十几辆卡车满载着种植土穿梭在植被恢复区。铲车在平整土地,工人在挖坑、栽苗儿、灌水,寸草不生的采矿排岩场上,一 行行、一片片新绿在延展,新栽的刺槐小苗正在顽强地生长。

这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一种土壤修复技术——换土。所谓的 “换土”,就是一种异位土壤修复技术,它包括异地填埋和异地水泥窑焚烧等。由于上述方式见效快,对原址的开发建设进度影响小,目前在国内土壤修复过程中被较多采用。这种技术通过大规模挖土换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表面的污染问题,但是并不彻底。仅从技术手段上看,植物修复效果彻底、绿色环保,成本相对较小。但植物修复所需时间与土壤污染的重金属浓度直接相关,重金属超标不高的土壤,3年到5年可见效;如果超标严重,修复的时间则需翻倍。

据专家介绍,我国真正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技术并不多。目前很多技术仅处于研发阶段,没有完成工程实践。很多时候小规模的小试、中试都没有问题,但一到工程应用中,问题就出来了。迄今为止,在国内的土壤污染修复领域,还没有一个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功案例。

这是因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和装备研发环节薄弱。污染场地修复属生态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化学、工程学等十几个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是当前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而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大部分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工程应用很少,特别是经济、安全的原地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更是少之又少。

给地球疗伤,光有热情是不够 的,还得 有技术,有能力。加快国内土壤修复技术水平的提升已变得十分迫切。有专家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必须进行本土化,经过消化吸收之后才能运用到国内的工程中,不能直接照搬。由于土壤性质、自然地理条件和污染问题的复杂性,每一个场地情况都千差万别,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土壤修复市场亟待规范

修复技术的不足还导致土壤修复市场各类性质的企业鱼龙混杂。这种无序性在土壤修复招投标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不论有没有土壤修复方面的资质,都可以参加市场竞标,而且相当一部分实行最低价中标。但专家明确指出,土壤修复行业并不适合最低价中标方式。

修复方案和资金的选择决定了土壤修复效果,是选择费用便宜确保短期土壤安全的技术和方案,还是选择费用昂贵确保长期土壤安全的技术和方案?在当前国家没有法规和相应标准约束的情况下,最低价中标方式显然更易得手,然而这对土壤修复来说却是不可取的,治理效果才是追求的目标。

省内一家土壤修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他说:“目前,在土壤修复市场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不重视前期土壤调查工作,另一个是土壤修复后验收工作不规范。 ”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让人担心。前期土壤调查工作直接 关系土壤修复方案的制定,调查 得越细、越准确,制定的修复方案越有针对性,治理效果会越好。验收工作规范是保障土壤修复效果的最后一关。

毫无疑问,这两项工作都很重要,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人们普遍只关注修复资金和技术,而忽视前期调查,不注重引入第三方调查,不愿在土壤调查方面花钱、花时间,这看似节省了前期的费用和时间,但不利于筛选最合适的土壤修复技术、方案,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后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障修复效果。

此外,作为土壤修复的最后一关,验收工作也存在无章可循、草草了事的问题。

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

不可否认,当前的土壤修复,大家走的都是一条先污染破坏后治理修复的老路,主要由政府埋单。

记者调查发现,政府被迫花钱,实在是无奈之举。很多企业掠夺式开采之后,跑路走人,还有不少国有、集体企业已经破产,政府作为产权所有者只好承担修复责任。许多专家呼吁,应将土壤破坏和污染纳入环境常态监管,从源头上及早解决问题要远远好于事后修复。

长期以来,在工矿企业资源开发中,环保理念不到位,使所在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突出。这些是矿山开发甚至冶炼加工等一系列活动所衍生的土壤环境问题。 “矿业采、选、冶三位一体。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李培军表示,“一开始就要系统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是说哪一片污染了,去做个方案拿钱治理就能了事的。 ”

据了解,按照目前的土壤修复技术,即便采用最便宜的植物萃取的方法(即利用植物提取、分解、转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也需要200元/亩,而且这仅仅是单纯种植植物的费用。由于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想要加速植物生长,就需要采取辅助措施,这将导致成本增加到300元/亩至500元/亩。这相对于其他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已经便宜很多,其他方法修复1平方米的土壤就可能达到上千元。在许多专家看来,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要遏制住污染的继续蔓延,将防范作为第一要务。因为,防范的成本其实比治理成本要低很多。荷兰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前者的成本仅为后者的1%。

但是,目前从管理来说,整个国家层面对采矿业导致土壤污染的法律约束不够,管理相对粗放,更多的还是靠地方自觉。有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将土壤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法律的规范引导,将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加快土壤修复治理的进程,今后的各项工作将得以更好地推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给土壤疗伤 防治重于修复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