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武汉欲建地下环保垃圾站 选址菱角湖公园内

更新时间:2012-09-20 12:32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 阅读:975 网友评论0

近日,贴在菱角湖公园门口的一张《菱角湖垃圾转运站报告表环评简本公示》让周边市民“炸开了锅”——公园内要建垃圾站?那不是毁了这么好的环境?9月19日,武汉市城管局及相关设计、环评部门,分别对此作出说明。

【原因】当街转运垃圾不环保

建设菱角湖垃圾转运站的原因,源于垃圾产量和运输的压力。武汉市城管局建设处负责人说,目前江汉区每天的生活垃圾约800余吨,现有的单洞路、姑嫂树路两座环保中转站,每天只能转运400吨垃圾,而消纳该区生活垃圾的汉口北垃圾厂,与菱角湖服务区域运距超过20公里,后装式垃圾压缩车车型偏小,还存在污水滴漏等问题,因此不适应环保的运输要求。由于日产垃圾量与转运量不成正比,很多没有转运场所的垃圾,不得不在路面当街转运,臭气、脏水引来市民频繁投诉。

而菱角湖垃圾转运站设计能力为日转运300吨,最多可达500吨。该转运站一旦投用,江汉区内将告别垃圾当街转运的尴尬。

【质疑】垃圾站会否影响环境

尽管是必要的市政设施,但是由于选址在环境优美的公园内,让很多市民不能理解,“就算是建在地下,那还是个垃圾站啊。”记者昨日在公园周边走访时,受访市民大多表现出对垃圾影响环境的担忧,会不会影响空气质量?污染湖水?影响休闲和居住?会不会臭气熏天?

对此,项目设计方武汉市环科院专家称,菱角湖垃圾转运站经历了近两年的调研论证,从区域面积、居住人口数量、经济运输距离等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转运站将与菱角湖地下公共停车场同步建设。主体结构将全部在地下,地上将依旧是绿树青草。运输车辆开进地下一层将垃圾倒进收集槽内压缩并装入集装厢,再由大型勾臂车驮载集装厢从地下二层开出,奔往垃圾场。”

环评单位武汉君邦负责人介绍,市民关注的影响空气质量的PM10、PM2.5,都是可吸入颗粒物,即传统意义上的粉尘。生活垃圾并不属于产生粉尘的主体,市民大可不必担心。而垃圾转运站将建设单独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与城市污水管网对接,所有中转垃圾产生的渗滤液,都将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影响湖水水质。

对于市民最关心的垃圾异味,设计方表示,转运站采用的是国内一流的成熟设备和操作流程,化学反应与生物过滤相结合处理废气,达标后,集中通过排气管排放。

尽管官方说法看来很“靠谱”,但是该项目仍然需要听取市民意见。近年来,环保部门要求,要提高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度,各级环保部门受理项目环评时,要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一份通俗版,供公众查询了解。而菱角湖转运站项目,也是因网上公示而被披露。最终,菱角湖转运站项目会否通过环评,还需综合多方意见才会有结果。

【规划】环保站将取代简易站

城管局建设处负责人坦言,建设垃圾转运站有着与建公厕类似的遭遇,生活必需,但人人都不愿靠其太近。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加大技术投入,解决问题是最好的途径。

据介绍,菱角湖转运站计划投资9800万元,这个资金足够在地面建设4-5座同样处理量的转运站了。除了本身地下工程造价高的原因外,还包括了近千万元的环保专项投入。上海、广州都建有地下垃圾转运站,采用一流环保技术后,异味、噪声控制良好,未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按照规划,武汉市要建设33座环保垃圾转运站,菱角湖垃圾转运站是其中之一。目前已有28个环保垃圾转运站在运行,还将新建4座日处理量1000吨的大型环保垃圾转运站。这些环保站点,将逐步取代目前依旧“服役”的近30座无处理设施的简易垃圾转运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武汉欲建地下环保垃圾站 选址菱角湖公园内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