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遇瓶颈 提升技术求突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8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6%,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污泥的稳定化处置是必要环节,因为生物污泥含有的原污水固体物质约占30%~50%,约合原水COD的40%;混合污泥含有的原污水固体污染物质约占50%~70%,约合进水COD的50%。未经稳定化的污泥面临有机物的腐败、嗅味等二次污染风险,如果回到水体,这些相当于原水中40%~50%的COD会污染水体,导致减排目标大打折扣。
只有去除有机物,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后,才有可能实现后续处置目标。在欧洲,很多国家对出厂污泥的含水率要求并不高,有的甚至可达97%,其原因就是前期做了充分的稳定化处理,大大降低了环境。
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污泥处理两大瓶颈
生活污水处理厂中,重金属含量低的污泥土地利用是目前经济、低碳、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技术路线之一。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营养物质,利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磷含量丰富,污泥产品可满足农业20%~30%的磷需求。然而,污泥土地利用面临的最大瓶颈是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在重金属控制方面,德国做得较好。1977年以后,德国的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属都呈下降趋势,铜、镍等元素的含量最近几年基本趋于稳定。究其原因,德国污泥处理费用较高,主要通过水费覆盖,企业若想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必不可少的是做好污泥稳定化。并在此基础上,将污泥进行土地利用,实现资源化。资源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必然选择之一,稳定化则是污泥土地利用的核心。
污泥土地利用的另一个瓶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转移到污泥中,并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具有迁移规律。这是否会增加未来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目前在国际上是一个还未定性的问题。
污泥土地利用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目前,美国的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约560万吨干污泥,其中大约60%用于农业利用;日本年产污泥223万吨,其中131万吨建材利用,35万吨进行农用;英国和法国每年产生的污泥,也有60%是进行土地利用。总体来看,欧洲各国有52%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具体比例取决于各国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在做好重金属控制、做好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实用的标准并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污泥的土地利用有较好的前景。生活污水污泥土地合理利用,可实现污泥资源循环利用,符合未来低碳发展方向;要真正解决我国的污泥难题,相当部分的污泥稳定处理,土地利用是必经之路。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产物,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其组成、性质的复杂性及处置新政策决定了其处置的难度,对技术提出严峻挑战。我公司从美国引进污泥干馏技术,以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制造生物碳,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使污水处理厂掌握了实施污泥处理项目的主动权,并使污泥处理项目实施具有了可操作性以及可控性。本文主要在分析污泥处置现状的基础上,引出我司的污泥干馏技术,着重介绍了污泥干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由于其具有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的双重效果,发展前景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