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校企合作打通任督二脉
江苏省宜兴市号称中国环保产业之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然而近年来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程中却陷入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层次低的尴尬。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找到突破口,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010年,宜兴市向国内环境工程专业的“排头兵”——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出邀请,将其引入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双方联合组建环保研究院,为全市1400家环保企业和其他国内同行提供技术和服务。研究院运行一年多来,已经显现出”井喷”效应,宜兴当地环保产业也启动了从卖产品到产品、技术加服务并存的转型,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老基地缺钙
小萝卜头式草根企业多,技术能力缺乏
2010年7月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为宜兴乃至全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年11月10日,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暨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研发中心在哈工大奠基,正式拉开了双方合作共建环保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的序幕。
宜兴市环保产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作为县级市的宜兴已经形成了具有聚集效应的环保产业基地和园区,2011年环保产业技工贸总收入约400亿元。然而在光环的背后,却是龙头骨干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大部分企业难以摆脱“草根企业”的尴尬;技术研发水平较低,技术积累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等“软件”掣肘产业发展;市场影响力、竞争力更无法与国际知名企业抗衡。环科园一位负责人说:“一些规模稍大些的环保企业老总称自己就是个‘校长’,培养了一批批小企业——因为手下一些供销员一旦掌握了一个大客户,马上就可以自己拉起一支队伍;有些环保产品制造工艺其实很简单,很容易上手。”进入的门槛偏低,加上优越的配套生产环境,近乎“天然”地形成了一大批“小萝卜头”式的环保企业。
近年来,各地环保产业风生水起,宜兴当地企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潜在“危机”,希望当地政府能出面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何将企业之间的原始竞争变成技术竞争,也成了当地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宜兴市政府和宜兴环科园管委会就开始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环保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他们“心仪”已久合作对象。哈工大是我国最早建立给排水专业的高校之一,建有“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7月8日,时任宜兴市市长的王中苏参与了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谈及此次合作,他深有感触:“宜兴环保产业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叉路口,要么搞好创新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领航者,要么就被新崛起的环保企业湮没。在科研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在创新上寻找外援,而哈工大就是我们找到的最好外援。”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放表示:“这是外地市首次由政府在我省高校投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3位水处理领域的工程院院士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实力强大的水处理研发团队,依托以环保为主题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相信优势团队与专业园区的合作也将为今后的政产学研合作提供一个新范本。”
打通研究与产业断层问题
“一品一所一公司”贯通产业链,形成科研共同体
发展环保产业往往是“两头热,中间冷”,国家重视,企业积极,但高校学术成果的产业转化却往往断档。而哈宜环保研究院的建立则旨在打通中间环节,使研究与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变得顺畅,打造“政产学研用”的崭新运作模式,并开创了“一品一所一公司”的模式。
2011年7月23日,“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运营。
在公司的具体构成上,环科园以现金入股4900万元,哈工大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5100万元并成为控股股东。
当天,哈宜戴沃斯、哈宜鼎泽、哈宜中杰3个子公司也宣告成立,这3家公司将依托哈工大的技术优势,在厌氧技术、生物菌剂、低碳计量及废弃物处理及能源化领域与宜兴当地3家公司合作,开始市场化运作。随后,哈工大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0余位专家向上百家宜兴环保企业推介了一批可进行市场化的成熟技术。
哈工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说,不少环保企业也在探索“产学研合作”,但往往流于形式。病根在哪?就是没有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让科研机构以技术控股,政府参与而不干预,充分给平台、给机制,从而摆脱目前环保产业粗放加工、近亲繁殖、供销特质的产业模式。
“一品一所一公司”,这是哈宜公司的新“创造”,公司立足哈工大强大的环保科研实力,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资源化等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和民间资本展开合作,“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究所(团队)+一家实施产业化的企业”,相当于一个大平台上诞生出一批具有“单打冠军”潜质的成长型公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品一所一公司”既是一条孵化链,也是一个“梦工厂”。在这种模式中,参与各方明确了各自义务,又能从中获益,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新机制下,科研院校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企业则获得了国内优秀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持,具备了发展壮大的软实力,地方则获得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以前都是由单个企业出面接受某项环保工程,今后,哈宜将成为一个‘经理人’的角色”。
马放说,中标某项工程后,工程、技术环节可被拆分到子公司,并根据情况将制造、“非标”零部件授权外包,但最核心的技术和服务仍由哈宜提供,完全类似于现代服务业中的技术服务、接包、分包等过程。“就像苹果公司一样,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产业链整合者,卖的是技术和服务。”
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指出,创新的哈宜模式中除了“一品一所一公司”,还推出了“51%”的院校控股模式,即科研院校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占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被新模式所吸引,今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环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校纷纷向环科园表达了合作意向。
短短一年,哈宜公司在手业务涉及金额已超过1亿元。如今,不少宜兴环保企业老板都在打听怎么和哈宜公司合作。不少企业家已经意识到,环保行业初醒时期的暴利终将结束,一份订单拉起一个企业的时代终将不返,“技术为王”、“服务为王”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体制机制创新的威力
核心科研人员可持股,为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
2011年11月,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一场江苏产学研科技洽谈会,环科园的9个项目在会上签约。这些项目都是从宜兴和哈宜的“大平台”上衍生出的最新成果。“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单项技术创新产生的威力更大。”这是环科园在大平台建设中取得的最大经验。
马放说:“目前宜兴的环保企业大多是‘万能公司’,什么都做,而往往难以做精。而哈宜合作则力求通过平台来输出技术,与企业进行合作,使这些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化。”他告诉记者,在哈宜公司的平台中,核心科研人员及团队全部以技术入股,并由“哈宜”代持,进行统一管理,既保证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为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鼎泽环保是环科园的一家成长型环保企业,他们已经与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新公司。企业负责人丁祖军说:“企业找专家难,科研院校成果转化难,究其原因是双方没有找到对接点。如今,环科园为双方搭了平台,企业与院校很快就对上了眼。”在这个“小平台”中,由任南琪院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主要围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与江苏鼎泽环保展开合作。双方组成的哈宜鼎泽公司具有独立的产业化能力,哈宜公司则负责为“小平台”打造品牌,向市场推介。
哈宜环保研究院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业界关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研讨会”特意选在哈宜研究院举行,与会者对研究院人才培养新模式给予了肯定。根据贴近实际工程、贴近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培养要求,研究院发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特色,为学员提供长期科研、教学、实践创新平台。学员们通过这个基地,能亲身参与实际工程和应用科研成果研发与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在哈宜环保研究院公司,记者见到了院长助理庞长泷,从研究院成立之初,他就到宜兴参与创业,他负责的2011年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项目”通过了科学技术部的审批。仅仅一年,他就参与了20多项环保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并在马放教授的指导下,成功解决了印染行业废水尾水难以达标的难题。这里给了他空间,让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来应该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庞长泷,如今愿意继续留在宜兴。
哈宜环保研究院公司的一位专家说:“以往,科研人才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企业参与市场的风险无形之中也转移给了科研人才。因此,科研人才的积极性被打击,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如今,哈宜公司扮演的管理者角色,让我们放心。”
最近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又传来好消息,由宜兴市政府和宜兴环科园投资,在哈工大建设1.5万平方米的实验楼已经投入使用。这里已经形成了依托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队伍和研发中心。
在未来的发展中,哈宜环保研究院公司将以“技术研发平台”为核心和纽带,利用其完整的工程设计和运营资质,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等技术服务和支持,带动整个区域的环保产业技术进步,促进环保产业升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