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填埋场引发武穴市“垃圾革命”
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垃圾处理一直是社会管理中的棘手事,在农村,生活垃圾“围村”的问题更显突出。
武穴市在实施村塆清洁工程中,以公共财政为引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探索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运行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村民抗议,引发全新谋划
如各地一样,早些年,武穴市在处理城市垃圾时也是采取填埋方法。直到2009年,一起群众抗议事件引起武穴市领导人的深思。
当年,用了几十年的田镇垃圾填埋场已经填满,市里决定在20多公里外的四望镇新辟一个填埋场。不料,附近村民坚决不干。去做工作,市长被泼粪水,公安局长被打。村民说,农村已经够脏了,还把城里垃圾往这里倒,这是哪门子主意!“村民给我们上了一课!”市人大主任郑勇平说,垃圾下乡显然不是个长远办法,应该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政府的公共职责,把城乡垃圾处理统筹考虑,一并解决。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城乡一体、统筹运作、全市收集、集中处理原则。
引进华新,为垃圾找到“家”
垃圾处理通用的方法,野外填埋虽然简单,却易造成新的集中污染,垃圾发电,要有相当规模的垃圾量,还要有政府财政的支持。作为县级市,这两种都不适合。怎么办?
一条信息引起了市领导注意:华新水泥公司引进德国技术,进行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工程试验,正在寻找落脚城市。华新水泥公司在武穴本来就有一个大型水泥厂,如果配套建设试验项目,投资不大,不是两好合一好吗?
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武穴市主动出资6000万元,每年还为华新水泥公司补助800万元。政府负责将全市垃圾收集供应华新,华新负责垃圾无害化处理。
去年4月,我国第一个无害化垃圾焚烧示范项目在武穴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垃圾350吨。“这种焚烧窑温达到1400摄氏度,可以基本消除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大大低于目前国际上最为严格的欧盟标准。”市环保局副局长朱有升介绍说。
城乡统筹,展开垃圾革命
引进垃圾无害化项目的同时,武穴在梅川、余川、花桥9个镇和办事处试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机制每个农户配一个小垃圾桶,10户共一个大桶,每村配1-2名保洁员。每镇建立保洁公司,建垃圾压缩打包中转站,配备若干垃圾收集运输车。
每人每年最多收取不超过12元,不足部分由市级财政补贴。市卫环处和乡镇、办事处垃圾中转站运行费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乡镇建垃圾中转站每站由市“以奖代补”60万元。一季一评比,对环卫达标的前10名村,每村奖1万元。
有了资金,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监督管理等问题就迎刃而解。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明年,武穴市将把城乡垃圾一体收集处理工程推广到全市20多个乡、镇、办事处。“关键是政府认识要到位。”武穴市委书记吴美景说,洁万家’本来就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责范围,财政再紧也要挤出钱来。”
据市长郝胜勇介绍,全市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工程全部按计划正常运行后,每年市级财政得拿出2000万元开支。他表示,财政不会吝啬挤减资金,任内要全力做好这件事。
编后
武穴市“垃圾不落地工程”,可学,也难学。可学的是政府认识到位,工作做得细致,机制设计合理可持续,舍得拿钱为农民办事;难学的是,武穴本身有水泥生产厂,新上“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只是配套项目所需费用不大。要是各地都全部照搬武穴做法,不太可行。
但是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只要政府认识到位,真心为农村农民办实事,相信会有很多好的办法涌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