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将出台技术政策强化PM2.5治理
2013年1月,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大面积、长时间雾霾污染现象,一些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急剧升高,大幅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日前就这一技术政策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
技术政策怎样才能用好?
问: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制定这个技术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完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促进环保技术进步。细颗粒物污染涉及面广、成因复杂,不仅仅是治理几个重点行业的污染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当前我国的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性的,与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体现。
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在应对传统的工业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的工业污染问题,零散的、局部的、阶段性的治理活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更加全面、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充分借鉴国外治理污染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这个技术政策,希望能够为国家和各地区、各行业当前正在开展的细颗粒物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帮助和技术支持。
问:技术政策是什么性质的文件?文件的内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技术政策是指导性和陈述性的文件,而非强制执行的文件。技术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为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染排放标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南,同时为全体社会成员参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行动提供帮助。因此,技术政策的内容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标准、采取执法监管措施以及各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行动予以落实,从而发挥作用。
问: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什么物质?来源于哪里?
答: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PM2.5。细颗粒物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的细颗粒物,包括烟尘、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氨等。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表面还会吸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而且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不仅会降低空气的透明度,而且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工业污染源包括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炼油、有色冶金、各种锅炉和窑炉、各种废物焚烧装置、各种表面喷涂装置等。移动污染源包括汽车(含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机动船舶、航空器、各种移动式机械和动力装置等。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业(烹饪油烟、烧烤和炉灶烟雾)、干洗业(VOCs)、家庭装修和使用气雾剂(VOCs)、城乡家庭厨房(油烟和炉灶烟雾)、家庭取暖煤(油)炉、生活垃圾和城市园林绿化废物(落叶等)露天焚烧、燃放烟花爆竹和吸烟、宗教和祭祀礼仪活动(焚香、焚化祭品)等。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用地扬尘、秸秆等农业废物焚烧等。
防治灰霾是个社会工程
问:为什么技术政策中提出防治污染要采取"各级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预防发生为主、应急防护为辅,配套综合措施、坚持长期不懈"的原则?
答:提出这些原则主要考虑了细颗粒物污染的特点和成因。雾霾是一种污染现象,其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时间静风、逆温的气象因素,二是较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尚无法对气象条件进行有效干预,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只能依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要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行为,不断减少各种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来源十分广泛,与社会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活动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防治灰霾污染是一件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不仅负有监管排污行为的责任,而且能够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由各级政府主导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细颗粒物污染来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和手段的不足,而且公众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会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从而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造成环境污染的结构性矛盾。
雾霾发生意味着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空气是人类须臾难离的生存条件,为避免人们在发生污染时被迫接受污浊的空气,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预防雾霾发生作为首要任务,尽力避免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发生细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的现象,而把个人防护作为应急补救措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该看到,雾霾污染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在环境领域的反映,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消除其产生的根源,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消费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明确目标并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问:为什么要将能源利用作为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重点领域?
答:能源的使用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目前绝大多数能源是通过燃烧各种化石燃料的方式获取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排放大量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尤其是环境空气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多煤贫油少气",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对保护环境极为不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能源的消耗量巨大;同时,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我国电力供应以火力发电为主,燃煤电厂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居各行业首位,钢铁、建材、工业窑炉等行业都是高耗能行业,也是排污大户。
要优化能源利用方式,首要任务是做好节能工作,将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产值能耗降下来;其次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三是限制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在大型城市核心区域淘汰燃煤设备,改用电能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问:为什么要将制定实施城市建设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作为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手段?
答: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如果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将对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降低区域环境容量的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等作用。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实行煤炭总量控制,提高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在特大型城市核心区实行无煤化。
二是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制定并实施大型排污企业的搬迁规划,严格实施"区域限批"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市民出行距离,减轻社会交通压力。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四是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防治和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工具污染物排放量。
工业排放标准更严格
问:如何治理工业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
答: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工业生产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近年在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
一是制定更加严格、完善的国家和地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各行业排放控制要求。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地区,应在国家排放标准中规定特别排放限值或制定实施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尽快制定工业烟(废)气中VOCs、氨的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研究制定适用于低浓度颗粒物烟(废)气的监测方法标准。
二是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加强源头削减、优化过程控制、降低能耗,减少无组织排放。
三是严格控制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目前我国重点行业烟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部分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吸附回收、催化氧化、蓄热燃烧、等离子体等VOCs治理技术也已经在不同行业相继采用。
四是火电厂、水泥厂等采用氨作为还原剂的氮氧化物净化装置,应根据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合理设置氨用量工艺参数,防止投加氨过量逃逸,造成二次污染。
五是政府通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制度、确定排放源清单、完善激励政策、加强监管、信息公开、公众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强化社会责任,确保减排效果。
移动污染源如何管住?
问:如何提高机动车等移动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水平?
答:机动车船和各种移动式机械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细颗粒物污染治理应高度重视移动污染源的治理问题。与工业企业等固定污染源相比,移动污染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无固定位置,污染影响范围较大,监测监控难度大;二是采用近地面排放方式,污染物不易扩散,靠近人的呼吸带,对人体健康影响大;三是受机动车结构和空间限制,采用污染治理措施的难度大;四是污染物排放水平受燃料质量的影响大。在移动源中,机动车由于其数量庞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提高机动车等移动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水平应针对其特点,分别对车辆(机械)、燃料和道路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应将尽快提高车辆、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的清洁化水平,降低硫等有害物质含量。发动机和燃料质量是影响移动源排放水平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发动机制造水平进步较快,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汽车发动机已经可以达到相当于欧洲五号排放法规的水平。而燃料的清洁化水平严重滞后,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个城市外,其他地区市售车用汽油仅能达到国家第二阶段标准(硫含量不超过150ppm),车用柴油以普通柴油为主(硫含量不超过2000ppm)。燃料清洁化水平低,不仅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而且使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排放控制部件,使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无法顺利实施。提高市售燃料的清洁化水平既可以满足严格的新车(船舶、机械)排放标准的实施需要,更可以立即对大量的在用机动车船产生减排效果。
二是加速淘汰高排放的老旧机动车辆、船舶和机械,代之以更高排放控制水平的产品。一辆老旧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往往相当于十几辆甚至几十辆符合新排放标准汽车的排放量。《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16.4%的“黄标车”排放了占总量63.7%的氮氧化物、86.6%的颗粒物、55.9%的一氧化碳和60.4%的碳氢化合物。只有加速淘汰老旧产品,才能够降低城市移动污染源的排放强度。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按时报废运营车辆,采用奖励等经济补偿措施促进更换各种在用社会车辆,缩短社会车辆更新周期。
三是制定并实施新的机动车船、非道路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收紧颗粒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压燃式发动机和缸内直喷点燃式发动机汽车为重点,实施严格的颗粒物质量排放限值,同时制定实施颗粒物数量排放限值。新生产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应安装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升级汽车氮氧化物排放净化技术,采用尿素等还原剂净化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并建立车用尿素供应网络。
四是严格控制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的油气污染物排放,按时实施国家排放标准。
五是严格限制轻型压燃式发动机乘用汽车的数量。用于公用事业的压燃式发动机在用车辆,可按照规定进行改造,提高排放控制性能。
六是大力发展地铁等大容量轨道交通设施,发展使用燃油替代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
公众能做些什么?
问:文件中提出了生活污染源治理的要求,请问是出于什么考虑?普通社会公众在防治污染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答:广大社会公众作为社会生产的最终消费者,其消费习惯、消费取向对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同时,公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在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既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又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应该成为治理污染的积极参与者。
PM2.5的人为排放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排放外,相当一部分来自公众日常生活和出行而产生的污染。因此在防治PM2.5中更加需要公众的参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具体说来,公众能够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行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摒弃奢侈、浪费、炫耀的消费习惯,选购环境友好型消费品,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污染、浪费资源的产品,通过消费市场取向向生产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淘汰落后产品。
二是形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保护公共环境、尊重他人环境权利的公序良俗。绿色出行,少开车。移风易俗,改良损害环境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抵制城市露天烧烤,实行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减少焚烧香烛、祭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问:在农业、城市扬尘等面源污染方面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在农业上,提倡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翻耕对土壤的扰动,防治土壤侵蚀和流失;及时、妥善处理秸秆等农业废物,可采取粉碎后就地还田和收集制备生物质燃料等资源化措施,防止发生露天焚烧;加强对施用化肥的技术指导,合理施肥,鼓励采用长效缓释氮肥,防止氨挥发;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审批、监管,推广先进可行的养殖技术,减少氨的排放。
在城市绿化方面,加大生态建设,恢复自然植被,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城市绿化率。
在城市扬尘治理方面,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减少城市裸地面积,采取植树种草等措施提高绿化率,或采用地面硬化措施,遏止扬尘污染;对各种有裸露地面的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采取有效的防尘、抑尘措施,防止细颗粒物逸散。运送渣土的车辆应采取遮挡措施,防止道路遗撒;各类土建工程应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不使用散装水泥。
问:发生雾霾天气时,政府和公众应采取何应对措施?
答: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颗粒物来源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制定不同级别下的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的组织保障措施,包括:制定紧急关停排污设施名单、敏感人群防护方案、不适人群治疗方案等。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发生雾霾天气时,市民应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体弱多病、老人、儿童和孕妇,应减少外出,避免体力消耗,同时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生活作息规律;雾霾严重的时候,市民应关闭门窗,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外出和到车辆密集及人群拥挤的地方,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等。以上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