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被重度污染 为“空气”立法迫在眉睫
“两会期间北京将现雾霾,或有浮尘天气”,这是全国两会开始前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消息。这几天,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空气污染怎么办?”
多位代表委员提出,要加快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这部13年未修订过的法律终于在一次又一次大面积雾霾之后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到北京后,总会感觉有点不舒服”,这是近几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政协委员王执礼:到底何时为“空气”立法
“我非常注意空气,我们一直对SARS心有余悸,但大家有没有想过,SARS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控制,而空气里一旦有毒,怎么办?”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医学专家王执礼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如此表示,他已经是连续第二年在全国两会提交有关治理空气污染提案了。
在王执礼看来,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甚至超过了曾经令国人闻之色变的SARS。“PM2.5危害性在于它的即时性、长期性、后遗性。有些因PM2.5引发的疾病还可能传染给下一代,甚至改变人体基因”。
王执礼今年的提案是《治理空气污染体现科学立法》,“解决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作为考核、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之一,使环保成为各级政府乌纱帽上的‘紧箍咒’”。
王执礼对记者说,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迫在眉睫,“对于那些无视人民健康,盲目追求GDP来塑造自己政绩的官员,应在其升迁问题上予以一票否决”。“只有立法了,人民才能真正对执政者进行监督——一旦当地民众的健康状况出现恶化,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问责政府,甚至起诉”。王执礼表示,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该不该立法的问题,而是“到底要到何时才能立法”。
人大代表王毅:环境保护不是作秀
“环境保护不是作秀,也不能用‘摸着石头过河’来掩饰过去的失职。”全国人大代表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环保问题不是没有先例可循,“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中所走过的弯路,就是给我们最好的警示。”
王毅举了历史上著名的伦敦“毒雾事件”,“4个月,先后死了12000多人,才推动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清洁法》,这都是血的教训,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
王毅同时提到了时下热议的“建立大部制”话题,“我认为,大部制正适合环保部门的机构改革。”王毅说,有了专门的法律后,环保部门执法就不应受到过多利益集团的牵扯,“他们要明白一点,自己究竟代表谁的利益——是企业主,还是老百姓?”
政协委员李书福:出台相关法规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已经连续七八年关注空气、水和土壤污染。
这一次,李书福在提案中明确提出,有必要在全国层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责任,使其成为各种经济活动准入的“防火墙”。
大气污染防治法13年“霾”打不动?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年制定,并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迄今已经13年。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对记者表示,前两次修订是根据当年国家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的,那时候研究的对象是燃煤、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等。“从2000年以来,中国的大气污染的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体现在,第一是区域性加强了,第二方面是二次污染物的污染。郝吉明认为,治理雾霾天气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而连续两年的大范围雾霾天气,有望倒逼修法进程加快。
董明珠“推销”空气净化器 希望能将PM2.5变废为宝
“你要买(我们的)空气净化器哦,给你打折”,昨日下午,面对记者的追访,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开玩笑道。她同时透露希望有朝一日能将PM2.5变废为宝。
“一定跟环境有关”,谈及今年的关注问题,董明珠说,“实际上,几年来都在关注环境,只不过今年感觉更为突出了”,董明珠说,以前虽然关注,但没有去想做什么,现在不仅关注,更要想去做些什么。
“我设想如果将废物利用起来,比如将PM2.5利用起来,进行技术创新的话,或可变废为宝。”董明珠表示,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投入,“就是要做这个研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