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还清记
从格栅间取出的这瓶水,水质浑浊,颜色黑黄,瓶子边上堆的就是“格”出来的各种垃圾。格栅的作用就是将固体垃圾与污水进行分离。
周长通和工友一起,从曝气池中取出一大瓶污水。由于加入了黑色的活性污泥,这里的水看起来比原来的污水还要脏。曝气池中翻腾着气泡和黄色泡沫,是细菌在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
经过沉淀的污水表面上已经非常干净,装在玻璃瓶中清澈透明,可以直接排到地表河湖。
膜车间里的“膜”都装在一根根的白色管道中,称为“膜柱”。所有的处理流程都是在密闭的空间中进行,自动化控制。车间里共有一万根膜柱,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水厂的一个出水口位于黑泉路附近清河河面上,每天都有数十万吨再生水从这里奔腾流出,回补清河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龙形水系用水。
在我们的生活里,家庭用水从厨房、卫生间等处排进下水道,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但对于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来说,这些水的使命却刚刚开始。近日,记者在全世界最大、污水处理工艺最多的清河再生水厂蹲点采访,用照片为读者形象地解读“一杯水”从进厂到出厂,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早上9点,运转班职工周长通开始了他上午的巡查工作。他首先来到污水处理环节的第一关——格栅间。在这里,他用大烧杯取出一杯水。这水颜色发黑,浑浊不堪,漂浮着各种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水厂称之为“原水”。这些原水大都是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回龙观大型居住区等地的生活污水,每天经由管道源源不断而来。格栅间设有粗、中、细三道格栅,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大都可以在此被捞出来,每天都能从中捞出好几车脏毛巾、破刷子、饮料瓶盖等各种废弃物。
经过格栅过滤的污水再通过管道进入曝气池。在这里,周师傅取出第二杯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水竟然比格栅间里的水更黑更“脏”,除了没有固体垃圾外,简直是一瓶浓稠的泥水。周师傅解释说:“我们往污水里加入了黑色的活性污泥,这些污泥里有很多活性细菌,用来跟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反应,分解消化污染物。”原来,表面上的“更脏”,其实是污水“还清”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等活性细菌工作完毕,夹带着污泥的水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我们就可以看到阶段性成果了。周师傅在此取出的水样中,澄清了污泥和杂质,污水变成了透明的。但这里的水还只是表面上干净,仅仅达到了排放标准,可以排入河道。
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到这里工作就算基本完成了,但算不上“再生”。清河再生水厂还从国外引进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膜处理技术。所谓“膜处理”,就是用孔径细到只有0.02微米的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去除细菌、病毒、大分子污染物,然后再用臭氧去掉污水中带有的黄色,变清之后再进行氯消毒。
周师傅从膜处理装置尾部的水龙头里取出了最后一杯水。这水清澈透明,不带任何杂色,跟家里自来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几乎没有差别。带着这杯水,周师傅来到办公室,将一条原本养在鱼缸里的金鱼放进去,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周师傅说,这杯再生水已经达到四类水标准,虽然不能饮用,但可以用于绿化、洗车、浇花以及河湖景观用水,与人体皮肤短时间接触也不会有问题。
如今,清河再生水厂全厂一线员工超过100人,每日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产达到“双55万吨”的规模,担负起为清河、圆明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形水系等地注水的任务。
水厂一期膜车间的外墙上写着16个大字——“化浊为清,资源再生,持续发展,服务北京”。周长通每天都在这四句话下巡查设备,深感责任重大,骄傲感也油然而生。周末他去附近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游玩,看到游客光着脚在清凉干净的水中嬉戏,都忍不住想骄傲地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再生水厂产出的水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