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陷“再污染”尴尬 折射国标过严难落实
垃圾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构成威胁。为了迎合修订后的“世界上最严格的垃圾场渗滤液排放标准”,到处大建昂贵的进口膜处理设施,过犹不及的背后却隐藏着浓缩液二度污染的尴尬。
银色金属外壳建筑,冒着白色蒸汽的烟囱,干净宽阔的厂区道路,这个建得像现代化工厂的地方,其实是号称执行了全国最严格排放标准的广州李坑垃圾焚烧二厂。最能体现这家垃圾焚烧厂先进之处的,是办公楼前的那座景观池——这里所谓的“景观”,其实无非是一汪清水。而它之所以成为“景观”,是因为这些水原来是垃圾堆放时产生的浓黑腐臭的渗滤液,经过一套先进技术的处理以后,便可用来冲洗、绿化,实现了回用。
然而,刚刚于今年6月建成运行的李坑垃圾焚烧二厂却面临着一个隐患。它们对渗滤液处理采用的是膜处理技术。当渗滤液经过膜之后,出来的是清水,剩下的却是高浓度的脏水,俗称“浓缩液”。而这种含高浓度氨氮、盐类与难降解有机物的浓缩液,处理起来有很大难度。
据李坑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对浓缩液的处理办法是将其回灌到渗滤液调节池里,再次循环过滤。由于焚烧厂才运行了3个月,产生的浓缩液还不是很多,但随着未来浓缩液越来越多,渗滤液里的盐类会在循环中累积,从而降低膜的出水效率,并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家底”不清:从“渗滤液”到“浓缩液”
垃圾焚烧厂只是在暂时存储垃圾时产生少量渗滤液,而真正的渗滤液“制造大户”是垃圾填埋场。因此,李坑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是全国很多垃圾填埋场普遍遭遇的事情。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全国目前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677座,其中填埋场为547座,占总数的64.1%。渗滤液的处理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垃圾填埋场的软肋。
尽管上面提到的浓缩液问题无法解决,但膜处理仍是中国垃圾填埋场处理渗滤液的主流技术路线。某一线城市有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量高达7000吨。其二期工程采用了膜技术以后,浓缩液一直无法处理,只能运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最近又要上马一期扩建项目,根据计划,其渗滤液仍打算用膜技术来处理。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军的解释是,膜技术的最大亮点是“出水好看”。又浓又黑又臭的渗滤液经过这套系统的处理,其水质可媲美自来水。“这样的效果,领导们非常喜欢。”而且,膜处理技术最初是从国外引进而来,“洋技术”往往能够得到决策者更高程度的信赖。
至于无法处理的浓缩液,现行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回灌到填埋场,这就会产生像李坑垃圾焚烧厂遇到的类似问题;二是像上述填埋场那样,运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稀释排放。
然而,根据2008年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在2011年7月1日之前,垃圾填埋场可将渗滤液运往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但在此之后,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达标。“也就是说,现在将垃圾渗滤液运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做法,其实是违规的。但从现实出发,能够这样做的,已经算是比较守规矩的做法了。真正糟糕的,是将浓缩液直接偷排。”汪晓军说。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如果一个垃圾填埋场能够产生浓缩液,说明它的硬件条件与运行情况尚属良好。可是,全国还有很多垃圾填埋场,要么连渗滤液的处理设施都没有,要么建好了也不运行,渗滤液就被直接偷排掉,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全国,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事件屡有发生。垃圾渗滤液是中国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渗滤液里的大量有害物质,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自然降解,污染土壤后进入地下水层造成水污染。此外,渗滤液中高浓度有毒有害有机物,是天然水环境的巨大威胁。
“你没有办法搞清楚具体有多少家填埋场在偷排渗滤液和浓缩液,这是整个垃圾填埋业只做不说的秘密”,徐海云说,对此,环保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过犹不及:成本与政绩
建了设备而不运行,是因为成本太贵。迄今为止,膜技术中所用的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几种不同的膜,几乎全依赖进口。如果上马一套膜处理技术,其每吨渗滤液的建设成本约有5万元,运行成本是50元/吨左右。而政府财政对垃圾处理的投资、运营费用支持有限,因此,垃圾场运营方只能敷衍了事:平时直接偷排渗滤液,如果有人来检查,就运行设备处理一下。
“如果浓缩液不处理,污染物没有得到消除,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投入那么多运行费用干什么?”汪晓军反问道。
实际上,垃圾填埋场的浓缩液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政策“逼出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场渗滤液排放标准最严格的国家。”《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接触到的所有垃圾处理专家均指出。2008年,环保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与1997年版的规定相比,新版大大提高了垃圾场渗滤液的排放标准。比如,在旧版中,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要求COD(化学需氧量)只需达到1000mg/L即可,而2008版的标准却要求将COD降至100mg/L以内,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地区不得高于60mg/L。这就是说,填埋场要在原来达标的基础上再削减90%的排放才能符合新的标准。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垃圾场的渗滤液要想达到新版排放标准,就必须采用膜处理技术。但由于膜处理是一个物理过程,只是过滤,没有降解作用,所以就会有浓缩液的产生。”徐海云指出。
王晓(化名)是膜处理行业一家领头企业的负责人。他认为,只要采用合适的膜技术组合,浓缩液回灌并不会对处理系统产生太大影响。但他也承认,这样做的成本较高。在现实中,垃圾场即使建成了这么先进的设备,往往也不会真正运行。据王晓介绍,大约在1980年代,德国最早开始采用膜技术来处理垃圾渗滤液,但即使在今天的美国和日本,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先进的,且并不普遍。然而在中国,在过高标准的推动下,却几乎成了“一刀切”的普遍做法。“实际上还是标准太过理想化,以至于无法真正落实。”
徐海云介绍说,早在制定《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之时,业界就对排放标准定在什么水平有过争论。很多人认为,由于垃圾场渗滤液的总量相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污水总量来说非常小,只需用生化的方法简单处理垃圾渗滤液,再将其运到污水处理厂稀释排放即可。但由于中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主张“从严”的呼声最终占了上风。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还指出,在这一决策过程中,膜处理企业对政府官员的游说也起了很大作用。
“我们当初可能犯了一个错误,结果现在却要用一连串更多的错误去弥补这个过失,”徐海云说。
汪晓军的研究团队最近正在李坑垃圾焚烧厂开展一个实验项目,打算放弃膜技术而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处理渗滤液,使之排放达标,且不产生浓缩液。但他表示,进口膜生意利润巨大,因此,膜处理企业大多资金雄厚、政府公关能力强大。而建成一套世界先进的垃圾场渗滤液处理装置,也往往被官员看作是一项政绩工程。在此情形下,要想推广一种新的思路与技术,难度很大。
“膜技术本来是用来深度提高饮用水水质的,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水处理技术。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处理最脏的水,要求最脏的水达到几乎可饮用的标准,这不是很荒谬吗?”汪晓军反问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