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垃圾分类“亮点宣传”难掩“洋相”
广州市人大代表上周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明察暗访,明确指出广州垃圾分类有不少问题需要改善(详见11月8日A15版)。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城管委依然维持原有宣传计划,对广州十区两市进行垃圾分类“亮点宣传”。昨天,市城管委组织媒体对增城市进行“亮点宣传”。虽然增城方面极力展示其成绩,但也存在不少“洋相”。
亮点:农村不见垃圾乱丢现象
增城方面昨天安排记者前往派潭镇进行采访。记者在该镇亚口冚村看到,村内村容村貌整洁,不见垃圾乱丢现象;村民乐于进行垃圾分类,不少村民自家后院,堆着酒瓶等可回收物。
“我们保证,派潭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混收现象。”派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促进农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派潭镇率先在农村实现垃圾全程分类投放和分类收运。农村家庭派发干湿垃圾桶;设置536个分类收集点,将垃圾分类运输至派潭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中心。生活垃圾至此将进行二次分拣;厨余垃圾经分拣后送入好氧堆肥机堆肥;可回收物经供销部门收运;其他垃圾经压缩后送至增城棠厦填埋场处理。
增城市政府部门昨天还把一帮荔城中学学生请到派潭镇政府,向记者演示学生们的小发明。
洋相一:垃圾还是混着收
派潭镇耗资600万元建起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中心垃圾二次分拣车间,环卫工人将一桶桶垃圾倒入分拣平台按类分拣。有环卫工竟然将可回收的玻璃瓶和其他垃圾塑料袋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二次分拣,怎么还分错呢?”记者提醒该环卫工,该环卫工恍然大悟,一名派潭当地官员连忙“补镬”称“玻璃瓶回收价值低,我们现在还是当成其他垃圾。”
在循环利用中心内,羊城晚报记者听到玻璃破碎声响,循声来到旁边一台正在压缩其他垃圾的压缩机前,发现里面包罗万象,不仅有其他垃圾,还有数只玻璃瓶,更有西瓜、树叶等有机物;环卫工倒进压缩机内的垃圾,全部没有分拣。
“不是说全程分类运输,到了中心再二次分拣吗?怎么还是混合处理呢?”记者再次质疑,这次,派潭当地官员终于承认,全程分类收运仅农村能实现,派潭城区还做不到,“你看那些垃圾是从城区运来的。”该官员当场责成环卫工,务必对所有入场垃圾进行分拣再处理。
“我们人手不够啊。”一名官员告诉记者,该中心理想状态需要20名环卫工,但目前仅能招到12人。
洋相二:上次暗访点不让回访
上周,市人大代表张嘉极视察增城时,曾对暗访点汇港豪庭存在垃圾桶“新净”、该设桶的地方没设桶、为应付检查垃圾桶随意移动等现象进行了批评。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前一天,便提出希望增城方面安排回访该点,“如果改正了,也是亮点。”
“我跟领导提一下吧。”最终,增城方面表示设法安排。昨天全天,记者都无法前往汇港豪庭回访。
无奈:每户2元卫生费难征收
根据派潭镇通报,派潭今年在整治环境卫生及推进垃圾分类方面,已经投入1000万元,相当于镇一年财政收入的1/3。
“对于垃圾分类的投入,目前几乎全部是靠财政埋单。”增城市城乡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宁和国介绍,以派潭为例,农村村民不用交垃圾处理费,城区居民每月每户交纳2元卫生费。“这笔费用,肯定是不够的,况且我们还收不齐这笔钱。”说到这里,宁和国一度哽咽,有媒体记者追问2元一户征收率有多少,宁和国继续哽咽:“很低,不要说好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