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年内将建成“大气超级站” 可分析雾霾天气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外地游客对厦门的评价,很多是从“好空气”开始。不过这两年,“霾”这个字眼,却已渐渐开始成为普通市民闲聊中的谈资。事实上,我们关注它,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在与本报记者的交谈中,市人大代表孙飒梅、市政协委员庄顺茂,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对治理雾霾天气的观点及对策。
厦门市人大代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孙飒梅:在成片高大建筑立项时,应经过科学的气象论证,看看建筑物高度、朝向是否阻挡了城市风道的形成,避免人为割裂城市生态系统,风进不来,霾出不去,形成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汇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庄顺茂:我们还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并酝酿切实可行的政策来限制厦门尤其是岛内机动车的过快增长。
成因:多种原因造成厦门雾霾
微博:这两年,厦门屡屡受到雾霾天气的困扰,你们认为原因在哪里?
孙飒梅:从专业角度来说,过多细颗粒滞留于近地大气层,就会导致霾的产生;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过度的人为活动也是带来这个自然现象的直接原因。近几年厦门雾霾天气的增多,除了人为污染外,与成片高大建筑崛起使得城市大气难以良性循环运转也有一定关系。
庄顺茂:这几年,厦门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有目共睹,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小觑。这与沿江浙一带一路南下的“北霾”有关,与厦门自身的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各类扬尘也有很大关联。清除雾霾,现在已成摆在全市上下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治理:多管齐下保护生态系统
微博:减少雾霾,你们认为政府部门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孙飒梅:正如庄委员所说的,厦门雾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政府不仅要治理工业废气,更要治理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和待建工地的扬尘也同样不可忽视。我想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成片高大建筑立项时,应经过科学的气象论证,看看建筑物高度、朝向是否阻挡了城市风道的形成,避免人为割裂城市生态系统,风进不来,霾出不去,形成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庄顺茂:现在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岛外的空气比岛内好。这,其实与前几年岛内的高强度开发有很大关联。所以,从治理雾霾天气的角度来看,减轻岛内开发强度,把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建设向岛外倾斜,使更多的车流和人流分流到岛外,是当务之急。
建议:发展公交“挤占”私家车
微博:有人说,机动车尾气已成厦门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你们对消除这种污染源有何建议?
孙飒梅: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目前,厦门与大多数城市一样,所用汽油仍未达到“国四”标准,因此,我们应该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油品升级方案的具体措施,并将实施的具体要求向全社会公开,以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同时,要尽快实施有效举措来限制淘汰高污染的超标车,也就是俗称的黄标车。
庄顺茂:我同意孙代表的看法。要消除这一雾霾天气的重要“元凶”,除了减少黄标车的出行外,也要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延长服务时间等举措,用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抢占私家车不必要的使用空间。当然,我们还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并酝酿切实可行的政策来限制厦门尤其是岛内机动车的过快增长。
【市民声音】
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翔安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叶妍: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对这些年厦门空气质量的变化,我有明显的感受。要战胜渐渐增多的雾霾天气,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出台强有力的举措,也需要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很简单——不随意往地上丢垃圾,少开一天车,就是为战胜雾霾做贡献。
【部门回应】
市环保局:
清洁空气已有行动计划
《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最近出炉。市环保局说,从今年起到2015年底前,将彻底淘汰2005年前在厦门注册登记的约2.9万辆黄标车。与此同时,锅炉的清洁能源替代的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油气污染治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专项整治等工作也已启动。“建设高层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大气的扩散条件等”已被写入厦门市环保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此外,一个集大气监测、灰霾分析、环境预警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大气超级站”,将于今年内建成。
【立即调查】
厦门PM2.5
机动车“贡献”三成
环保部门向记者出示的数据是,目前厦门空气中的PM2.5,机动车尾气污染占了三成以上。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越多,该时段的PM2.5浓度也越高,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
事实上,面对带来雾霾的污染源,厦门市也已采取积极举措。目前,仙岳路主线和成功大道两条岛内主干道的部分路段已经对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机动车说“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