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厅长的两个压力
这是两个“看似无关却又有着藕断丝连关系的”的压力说法。
“全民关注环保问题,环保部门的干部更应该认真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厅长,我对‘47’人这样的数字,很有压力。”2月12日下午,在正在召开的一年一度安徽“两会”上,安徽省环保厅长缪学刚与芜湖人大代表团一起审议时表示,去年全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及环保部门的职务犯罪有47人,这个数字让他压力很大。这句话背后的语境是,2月12日上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代表省检察院向人大代表作工作报告,关于生态司法保护有这样一段描述:“立案侦查涉及环保资金申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执法等环节的职务犯罪133人。”缪学刚说,这样表述易造成误解,因为133人中还包含了其他部门的人员,环保部门的职务犯罪实为47人。
无独有偶,这样的说法此前他已说过。
“压力大。”这是1月13日下午缪学刚应邀参加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话,其后的语境是,按照安徽省政府已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安徽省环保厅与各市签订了大气防治目标责任书。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秸秆焚烧、城市扬尘等治理。到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将较大幅度减少。合肥市在空气污染下降方面被要求的比例全省最大,4年需下降25%,而2014年则需完成下降任务的15%。
第二个压力从何而来?要从2012年底开始逐渐严重的雾霾天气说起,环保部门被推上风口浪尖,但用缪学刚的话来说,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因为源很多,治理有难度,安徽同全国一样,拿出的方案正在逐步细化,解决需要时间。
民意是试金石。当今,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从代表提出的议案可见一斑。在两会上,本次安徽被拟作为议案处理的58件议案中,关于大气污染的议案达16件。其中,吴锐等23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全省治理雾霾等严重大气污染的议案”在议案目录中位列首位。而在此前召开的合肥两会上,“1号议案”同样也是关注雾霾治理。
第一个压力则是“环保不作为”。虽然,目前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法律有30多部,行政法规有90多部。但在这么多的环保法规重重监管下,环境问题仍日益严重,近年来,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行政人员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
2月12日下午,一位参加审议的代表直言,环境领域长期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和部分企业“不怕环保监察、不怕行政处罚、不怕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在地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是,有的地方政府没有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甚至是不作为,纵容污染,有的甚至是环保部门直接在背后撑腰。”
不过,这些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在抓紧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三是落实各方责任。
这些,或许会让缪学刚们略为“放心”。在此次安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徽省省长王学军已经承诺,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落实官员环保问责制,明确政府主要领导是环保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负责人,进行环境绩效考核,将环境绩效与政府官员的升迁挂钩,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