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环保战役中应打头阵
马年国新办首场新闻发布会唱主角的是环保部,在首场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公众介绍了2013年的环保工作情况。
翟青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2013年,针对总量减排任务完成得不好,甚至一些企业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环保部对此进行了严厉处罚,包括对3个企业集团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华电这样的大企业集团。在翟青说这番话的第二天,环保部公布了2013年四季度重点环境案件处理结果,其中央企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松原采气厂违法案件引人注目。无独有偶,春节前夕广州市环保局披露,因大气排放超标,中石化广州分公司被处以10万元的单次最高罚款。
事实上,在近年来环保部门对外公布的违法案件中,屡屡有央企上榜,并且有的央企上榜受罚已成家常便饭。如上述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在过去几年间竟受到当地环保部门的30多次处罚,堪称屡罚屡犯的典型。
在履行环保责任面前,所有的企业理应责无旁贷,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力量的央企更应如此。目前,央企的资产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等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当前我国的环保战役中,央企的环保“作战”态度、“作战”投入及“作战”能力对此役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心肺之患”大气污染为例,有数字显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央企炼油产能的近一半集中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大气复合污染严重的地区,其下属企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污水排放能否达标对上述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确定了4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包括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以及氮氧化物。但“十二五”过去的三年间,氮氧化物3年下来大体上仅削减了任务量的20%左右,在“十二五”剩余的2014年、2015年,完成减排任务压力的确很大。
当前,“大气、水、土壤”三位一体的环保战役已经打响。不少央企宣布巨资投入技改环保项目,其决心和力度都很大,但这当中的一些问题还是值得关注。
其一是落实。春节期间回到家乡,在某央企地方下属企业工作的表弟说,厂子里都安装了排放监测设备,但真正开着的时候并不多。表弟的此番话道出了实情。对央企而言,下属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又都是各地方的税利大户,尽管集团层面的决心和力度很大,但到了有一方地方政府溺爱的下属企业,政策执行的力度就会大大折扣。如何使央企集团层面的环保决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下属企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二是成本分担。环保需要资金投入。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雾霾治理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促进车用成品油质量升级。油品升级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由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究竟由谁来负担。政府、企业、消费者共担的模式可能是现实之选。但三方应各自承担多少值得细究,这决定着油品升级的进展。
面对环保这场无比艰巨的战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应该打头阵,充当先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