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大气污染国务院再出重拳 防污染应区域协同治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认为,打好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会议强调要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
在过去的一年里,“雾霾”成了年度热词。全国很多地区都先后被雾霾所笼罩。那一刻,“蓝天白云”成为了奢望。也是在那一刻,大家才纷纷意识到环境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此次国务院加码攻坚大气污染治理,就是认识到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要做出改观。
“国务院加码应对大气污染治理与2013年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不达预期有关,在大气污染政策层层出击下,雾霾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将会从政策上给予相关行业更多的优惠,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目前,各个地区已经认识到雾霾的严峻性,纷纷在治理上下功夫。河北关停了高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治理正在山东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的“单双号限行”减少汽车尾气也备受瞩目。但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这几个城市就是大气污染“半壁江山”的元凶,北京有雾霾,就是北京的问题,河北有污染,根源就在河北自身。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各地区只是仅仅着眼于本地区,没有从全局考虑。有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感觉,大气污染治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缺陷。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侯宇轩认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缺陷”,主要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有关,例如北京地区的雾霾治理需要河北限制钢铁产业的发展,但是钢铁产业作为河北的支柱产业,一旦被限制会影响到它的经济增长。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地方经济补贴,才能提高地方环保的积极性。
大气污染治理没有地理边界,更不是哪个区域的专属,每个城市都是或多或少的大气污染制造者,单靠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带头治理,根本阻挡不了雾霾的大肆蔓延。雾霾面前,共担责任。所以必须要建立跨行政区域和联动机制,并注重运用市场和法治手段,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和科技支撑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于大气污染进行监督和问责,仅靠环保部门一家,恐怕是独木难支。包括交通、城市建设等等在内的更多政府部门,也需要参与进来。进一步说,就是要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大气污染的治理不属于某个地区,也不是某个部门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全民都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才能够达到效果。环境治理是一场全民战和持久战。
由于我国所处能源结构形势,在治理大气污染时难度也会加大。调整能源结构也成为治污的关键一环。侯宇轩表示,燃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调整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对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显著。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清洁能源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因此,煤制气作为煤炭利用高效率途径必然会成为新趋势。然而,煤制气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回收期限较长,要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必然需要国家方面的支持。
国务院对于大气治理的重视,足以表明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与支持,这无疑给环保行业又注射了一剂强心针。环保行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相比以往会更好,环保行业也会在政策的推动下规模将大幅增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