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专家为巢湖治理开“药方”
身为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的上游河道以静态之美著称于世,不过在18世纪,它也曾因为严重污染变成“死河”,经过100多年的治理才重焕生机。昨天,英中(合肥)巢湖水环境治理研讨会召开,双方专家为治理巢湖开“药方”。
专家支招一:专业团队控制磷肥
每年夏天,当水温为25℃-30℃左右,极适宜蓝藻生长繁殖,如遇持续高温天气和入湖水量稀少,静止水体中的蓝藻容易迅速爆发。“碟形湖泊、高磷本底、内源释放是巢湖水华频发难控的客观原因。”会议开始,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环湖办主任高斌友坦承巢湖水污染的几个原因,蓝藻是其中之一。
“位于爱尔兰北岸的温德米尔湖是一个较小的高山深湖,过去几年也遭受了藻华,和巢湖的藻类是同一种。”英国及爱尔兰湖泊协会秘书长约翰平德先生,曾在环保署、国家河流管理局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湖泊管理、水质管理、水污染控制经验。
他介绍,英国每年都有不同的藻华,在不同时间发生,一直持续到10月份。根据分析,这些藻华主要源自废水处理厂、森林砍伐、农业用地等污染。约翰平德先生认为,农业耕地是造成污染的“大头”,太多的化肥尤其是磷肥渗入湖泊,造成污染。
“我们成立了专业的团队,定期分析土壤含量,一旦发现很多土壤遍布磷,就派人告诉农民施肥过度了。农民们也很乐意减少施肥量,这能为他们节省买化肥的钱。”约翰平德先生笑道。他表示,农产品需要施肥,但要因需施肥,这将有效控制磷污染。
专家支招二:防污染观点进课堂
“长期以来的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使得巢湖每年接纳了一定量的工业和生活污废水,不断积聚的污染负荷远超出巢湖自身的承载能力。”高斌友说,这是造成巢湖水体恶化的根本原因。
“保护湖区的重点是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其中点源污染是最大的问题来源,但也容易处理,可以通过严格执法、控制非法排放等方法解决。”约翰平德先生认为,扩散源和面源污染却不受法律控制,并且是多元化的,才是最难办的。
约翰平德先生介绍,在英国,控制防治扩散源和面源污染,除了对排水系统进行控制外,还有个颇见成效的高招,“通过实验和课堂教学,将防治污染的观点融入教科书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了解这些知识,这对观点重塑很有帮助,值得长效投资。”
专家支招三:减少树木对土地影响
地处巢湖北岸的滨湖湿地公园,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有万亩生态林和广袤的湿地。但在几年前,由于多种原因,巢湖环湖自然生态湿地系统受到破坏,氮磷吸收能力降低。高斌友表示,这是加剧巢湖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砍树,会破坏自然平衡,土壤中自然养分被冲刷,生态遭到破坏。”约翰平德先生说,通过摸索,英国现在由种植短期林木转为林木,让树木不断地在土地生长,形成森林,减少每一颗树木对土地的影响。
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朱青表示,不能为了救命而救命,更应该注重河道自身的成长和养生。他介绍,经过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的三期工程,可实现综合治理措施全覆盖,巢湖水质改善将取得显著效果,能达到2015-2020年国控断面水质标准,促进巢湖休养生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