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钢新厂将实现氨氮零排放 海晶化工少用千余人
5月13日 ,海晶化工新厂区,办公楼主体完工,综合仓库 、维修仓库等已经投入使用,部分设备车间还在施工。
从青岛市区走胶州湾大桥、沈海高速,开车一小时左右,就到了董家口经济区。各种挖掘机、大卡车穿梭不断,开阔的盐碱地上,到处是机器轰鸣。没错,岛城重要的大企业集中迁入“基地 ”就在这里:青岛碱业(600229,股吧)刚完成场地平整,几台铲车正在忙活;而旁边的海晶化工,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高炉防腐涂装和设备测试……繁华和热闹背后,可能有人会担忧:大企业搬来了,会不会把污染一块带来?企业投产后,产生的废水、废气怎样处理?不过,采访中这些企业负责人表示,不止是搬家,更是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产业升级。
企业迁址,不是挪走污染
最近海晶化工的臧晓勇刚“升官”,从以前的环保安全处副处长“升职”成了环保安全部副部长。5月13日上午9点多,在新厂区的展示台前,他笑着说:“其实还是干那些活,只是机构名称发生了变化,不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对环保安全的更加重视。”
对环保安全的更加重视,不仅体现在机构名字的调整上。他所说的海晶化工在新厂区要实现的目标就很“吓人”:废水全利用,废气不许排,无直接废渣。这可是有点吹牛了吧,还记得以前,老海晶化工厂周边的部分居民会担心刺鼻的气味和黑乎乎的粉尘。
“以前在老厂区我们就很注意环保,我们的口号是宁停产,勿事故。”今年34岁的臧晓勇说,偶尔确实会有特殊气味,那是电石泥散发出来的,因为老厂区生产聚氯乙烯使用原煤作为原料以电石法生产,而新厂区通过和英国公司合作,使用乙烯法代替产生废水废渣的电石法,不会再有电石泥。新厂区除去锅炉可能有点废渣可用作建材外,其他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渣。
而新厂区的污水全部都被当成了宝,各个作业区都有废水回收池,废水转化成中水后,一部分用于消防、路面喷洒、植物灌溉,一部分直接循环后再次用于生产。生产中产生的废气有吸收和焚化装置,将废气经过提炼、燃烧等举措后,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出去。
不光产业区各企业有废水回收,董家口经济区还建成了用于董家口港的污水处理厂。污水从各大企业厂区通过地下管网自流至污水处理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青钢搬迁项目是国家冶金企业排放标准颁布后,第一个被国家审核批准的项目,新厂区采用清洁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最新要求。青钢也一再承诺,搬迁后对董家口环境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
产品转型,主打绿色高新
由于位于市区的青钢集团建厂较早受到厂区面积较小的限制,因而很多循环经济项目都没有上马。搬迁后的新厂区面积为9280多亩,是原来的三倍多。据悉,此次搬迁青钢将合资建设四大中心,即污水处理中心、固体废物加工中心、热能供应中心、冷源综合利用中心,构建起企业间的循环经济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清洁生产标准一级水准(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对高炉、炼钢、轧钢等生产过程产生的除尘灰、含铁污泥、炼钢钢渣、氧化铁皮等全部投入生产再循环利用,氨氮实现零排放。青钢新厂投产后,将坚持“高端差异化”产品战略,使高端产品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到一半以上,产品出口比例提升到总产量的三成多。
准备迁址之后进行企业产品的完全升级的,还有双星轮胎。按照计划,双星轮胎、双星橡机、双星铸机等6家全资子公司迁至董家口经济区,倾力打造“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双星轮胎购置约1200亩工业用地,到2017年12月底,将在董家口经济区建立年产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胎1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卡客车胎500万套的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自动化橡塑机械1300台套/年、自动化铸造机械600台/年的双星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设备示范基地。
而据海晶化工有关人士介绍,海晶化工之所以停止生产三氯化铁和氯化聚乙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产品国内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该公司主打的烧碱和聚氯乙烯则接轨国际一流水平,因此新厂区投产后两种产品的年产量都将实现翻番。
技术创新,员工将更舒服
“我在双星工作已有10年,虽然公司一直想法改善工作环境,但是因轮胎生产现状,一到夏季一天衣服会湿透好几遍。”5月 14日,双星轮胎制造二厂硫化主机手徐正乾说,对于公司迁址后将“大力推广机器人,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说法非常期待。那么双星轮胎将来会怎样减少员工劳动强度呢?双星轮胎工作人员表示,新厂将采用一系列的自动化设备,推行应用全自动成型机、全自动硫化机、全自动仓储、全自动输送等设备,实现产品定制化,生产人性化,工艺信息化,最大限度降低劳动强度。
海晶化工的老厂区原有员工1500余人,而新厂区则只剩下三四百人。海晶化工环保安全部副部长臧晓勇说,随着电脑远程中央控制系统的使用,新厂区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控制开关阀门进料,以后生产车间可能已经基本没有工人,工人主要集中在中央控制室。
1500多人剩下了三四百人,其他员工都去了哪儿呢?原来,对于快到退休年龄的工人,工厂将采取买断工龄的方式给予补偿。另外,由于老厂区拆迁工程量也比较大,一部分工人留在老厂区负责拆迁。
在今年的3月17日,26岁的第一高速线材厂正式退出青钢生产运行序列。停产的主要是中低端的线材,而搬迁后生产的线材为高端线材。现在300人干的活,届时只需要100人。
对口衔接,产业抱团发展
这些大企业迁址后,虽然离市区远了一些,可是就交通便利程度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将更加便捷。以双星轮胎为例,目前位于城区 ,交通上有一定的制约,而董家口经济区有204国道、疏港高速公路环绕及年底开工建设的疏港铁路等,紧邻世界级的大港,可以便捷地获取最先进的生产材料。
此外,这些企业搬迁到一块,也将成为相互配合的好邻居。海晶化工与青岛碱业相邻而建,海晶化工生产的烧碱将成为青岛碱业的配套原料。而根据青岛钢铁集团与神雾集团达成的产业循环协议,神雾集团生产钒钛的附带产品铁水,直接成为青钢产品的原料。
除了企业自身、企业之间的经济循环,董家口经济区还牵头各家企业建设了大循环项目,建立水、电、蒸汽等循环利用网络。比如说,青钢炼铁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需要水来降温,而华能热电联产项目需要花钱给居民供热。两家企业联手之后,产业区和生活区也双双受益。而双星轮胎也已有计划,表示将与青钢合作,进行废汽、废热的循环利用。
在采访中,不少搬迁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搬迁绝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位移,而是牵扯到庞大的生产系统转型升级“大换血”。对于大企业的搬迁,岛城知名科技经济学者隋映辉教授认为,企业搬迁应解决三个问题,达到资源、资本、产业和产权的战略
性重组;通过产业转移,实现链接配套、转型升级;形成合理布局,带动就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疑,岛城的大企业迁址正走向升级、蜕变、涅槃之路,同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